廈門新能源產業將添強勁動能!這個重點實驗室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推進會現場舉行了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 (本組圖/市市場監管局 提供)

推進會上,實驗室成員單位簽訂分任務書。

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立。

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立。

昨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點實驗室(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檢測與評價技術)建設推進會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廈門舉行。該重點實驗室於2024年9月正式獲批籌建,此次會議的舉行標誌著實驗室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總投資逾7億元 佔地超5萬平方米

  新能源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我市立足「4+4+6」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打造「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為目標,聚焦產業鏈的關鍵和缺失環節,精準施策,全力推動新能源產業延鏈、強鏈、補鏈。目前,已吸引寧德時代、中創新航、海辰儲能、廈鎢新能源等一批新能源龍頭項目在廈門紮根生長,並帶動大批上下游企業集聚,構建起層次分明、協同緊密的產業集群。數據顯示,2024年,我市新能源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9.4%,成為推動廈門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當前,新能源電池正朝著「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方向發展,熱失控、燃燒爆炸等共性質量問題,已成為制約行業向高端躍升的「卡脖子」難題。據了解,廈門市市場監管局聚焦新能源產業質量技術痛點,早在2017年便前瞻布局並建設了新能源電池檢測技術服務平台,迄今為止已投入2億多元,建成省內唯一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互認測試實驗室資質(iecee cb)的電池檢測平台,可提供動力類、儲能類、消費類電池全領域檢測服務,是我省新能源電池領域綜合實力最強的第三方實驗室。

  秉持「邊建設、邊服務」的理念,新能源電池檢測技術服務平台已為廈門新能源電池企業在新產品研發測試、產品上市認證、檢驗檢測技術研發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技術服務。例如,海辰儲能幾代的系列產品在上市過程中,重點實驗室成立專門技術服務團隊,第一時間提供熱失控、過充電等安全性試驗驗證,大大縮短新產品上市周期。去年9月,依託該平台,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

  記者了解到,該重點實驗室由廈門市質檢院牽頭,嘉庚創新實驗室、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計量大學共同參與建設。重點實驗室預計總投入超7.2億元,佔地面積超5萬平方米(其中在建面積近1.7萬平方米)。至今實驗室已通過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標準近150項、檢測能力覆蓋60多種產品,cma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標準近130項、檢測能力覆蓋80多種產品。

為新能源產業安全可持續發展賦能

  按照《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該重點實驗室實行依託單位領導、學術委員會指導下的主任負責制。學術委員會是重點實驗室的學術指導機構,主要任務是審議重點實驗室的發展目標、研究方向、工作計劃、總結和重大學術活動等。昨日的推進會上,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也宣告正式成立。

  據介紹,該重點實驗室以提升市場監管能力為核心目標,聚焦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領域,組建了匯聚15位行業專家的學術委員會,成員來自高校、研究院所、檢驗檢測機構和企業。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田中群出任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嘉庚創新實驗室主任鄭南峰等業界專家為委員,為實驗室發展提供決策支持。

  據悉,下一步,重點實驗室將圍繞高比能新能源電池關鍵檢測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性能優化及安全提升策略,聚焦安全評價預警、前瞻技術檢測研究以及產業創新引領孵化三大核心領域,開展基礎性、前瞻性、公益性技術研究,在攻克行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的同時,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實現安全、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推進會上,實驗室成員單位現場簽訂了分任務書,進一步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建設任務,為協同攻關、高效推進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重點實驗室順利建成奠定基礎。在學術報告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動力電池標準現狀及發展趨勢》《鋰鍵化學與ai賦能電池材料開發》《儲能電池安全性研究進展》等主題,聚焦行業熱點,分享前沿技術成果。

  「本次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重點實驗室的落地,不僅有助於拉高廈門技術創新高線,還將為廈門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推進會上,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許國華表示,接下來,將錨定新能源電池領域創新發展目標,在完善高效能運行機制、發揮學術委員會帶動作用、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生態圈等方面發力,將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重點實驗室打造成為新能源安全技術的創新標杆、高端檢測人才的培養高地、科技成果轉化的示範平台,持續為新能源產業的安全、可持續發展賦能。

  推進會現場還舉行了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等活動,主辦方分別為學術委員會、重點實驗室相關人員頒發聘書。

點擊

  整合

  八大創新試驗平台

  重點實驗室整合建設材料開發、材料分析、產品電性能檢測、氫燃料電池檢測等八大創新試驗平台,配備各類先進儀器設備。材料分析方面,有高解析度透射電鏡、電化學原位固體核磁共振裝置等,用以研究電池材料微觀結構與電化學過程;電池性能測試方面,配備高精度高功率電池充放電測試儀、熱成像儀等,能精確檢測電池各項性能。此外,還有台車碰撞試驗設備、各類環境模擬試驗箱等,用於檢測電池在多物理場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服務

  200餘家知名校企

  重點實驗室秉持「邊申報、邊建設、邊服務」的發展模式,近5年在相關領域成果顯著。有10項代表性科研項目,其中國家級2項、省部級8項,累計科研經費7500萬元。近3年,重點實驗室申報團隊為寧德時代等200餘家知名校企提供技術服務,完成委託測試超300萬元,助力海辰儲能完成幾代系列產品的量產以及模組定型,並持續推進新產品的研發驗證工作,協助科華數據完成出口認證;參與研製地方標準;聯合申報創新團隊和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案例入選全國優秀案例50強;2024年與海辰儲能等共同申報廈門市製造業創新中心入庫培育。

  推動

  氫能產業發展

  未來2年,重點實驗室將新增場地佔地超2萬平方米,其中研究試驗場地8500平方米。規劃建設電池材料物化性能檢測實驗室,材料、電芯、模組、系統鋰離子安全評價實驗室,台車碰撞實驗室,電池可靠性實驗室等;大力推進儀器設備購置和基礎設施改善,提升科研能力。

  重點實驗室將建設氫能質量檢測與評價實驗室,能力覆蓋燃料電池汽車用燃料氫氣全部項目(取得cma資質),開展「產學研檢用」合作,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5年,重點實驗室將緊扣自身定位,以高比能新能源電池安全檢測與評價作為核心任務,全方位、系統性地推進實驗室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科研條件完善以及人才隊伍打造等多個維度的發展,打造行業內首屈一指的市場監管技術平台。

(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通訊員 江小劍 鄭靜凱 陳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