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年養老保險記賬利率來看,越早提高繳費基數,越划算~

很多朋友,總以為在臨近退休前幾年提高社保繳費基數最划算,退休才能多領養老金。

其實,無論何時提高繳費基數,月平均繳費指數都是要跟歷年每月的繳費指數平均;僅從月平均繳費指數來看,無論何時開始提高,效果都是一樣的。

何為月平均繳費指數?

它是指參加養老保險的人員歷年每月繳費指數的平均值,稱為月平均繳費指數。

參保人每月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除以退休地公布的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得出繳費當月的繳費指數;如此每月計算一次,到退休時,把每月的繳費指數相加,然後再除以總繳費月數得出的。

比如,深圳目前最低繳費基數4492元/廣東省全口徑社平工資9167元=0.49,這就是深圳社保最低繳費參保人2024年7月-2025年6月期間每月的繳費指數。

在2020年以前,深圳社保中的養老保險在計算繳費指數時,分母用的是深圳當年公布的上年度社平工資;但從2020年後,分母開始改用廣東省全口徑社平工資。

想要查詢深圳歷年計算指數的社平工資的朋友們,可以參閱我今年1月21日的分享內容,這裡就不多講。

今天重點要聊的是,從歷年養老保險記賬利率來看,越早提高繳費基數,越划算!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看看近幾年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

近幾年劃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利息收入比例,也叫記賬利率:
2016年是8.31%;
2017年是7.12%;
2018年是8.29%;
2019年是7.61%;
2020年是6.04%;
2021年是6.69%;
2022年是6.12%;

2023年是3.97%;

2024年是2.62%。

從上述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來看,越早提高繳費基數,劃入我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利率越高,賬戶收到的利息收入就越高;如果是臨近退休才提高繳費基數,在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獲得的利息收入方面,就沒什麼優勢了。

很多朋友查到個人賬戶金額少了,其實並沒少,只是把利息分開單列了:

朋友們可以在小程序「粵省事」上查詢,微信打開「粵省事」小程序,注意左上角,選自己所屬城市,比如「深圳」--我的--刷臉登陸--主頁選「社保.就業」--參保狀態查詢(養老)--職工社保--點計息,過一段時間再查一次就有數字了。

其中有一部分是「單位劃入個帳」金額,雖然現在只是個人繳納的劃入個人賬戶,但十幾年前單位繳納的也有部分劃入個人賬戶,這就是這一部分的資金來源。

退休人員的個人賬戶利息系統查不到,有需要的可以去社保局查詢。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需要了解更多社保資訊的朋友們,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