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交易所最新發布!今起實施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新變化!

3月14日,滬深交易所均發布信息披露工作評價方面的自律監管指引(以下簡稱《評價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評價指引》新增財務真實性存在重大疑點的負面情形,同時明確具備分紅能力但長期不分紅的減分情形等。此外,《評價指引》還引導上市公司建立健全輿情應對工作機制,針對重大輿情及時作出澄清說明,同時要求上市公司高度關注投資者反響強烈的信息披露文字錯誤等情形。

滬深交易所表示,本次修訂《評價指引》,是滬深交易所落實新「國九條」部署和「1+N」政策文件要求,強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推動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積極舉措。

新增負面情形 細化減分情形

《評價指引》聚焦加強信息披露監管、嚴懲財務造假、強化現金分紅監管、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等工作部署,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滬深交易所此次修訂在保持《評價指引》原有框架基礎上,從突出回報投資者導向、強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主體責任、推動上市公司壓實聲譽管理責任等方面作出完善,主要修訂內容包括三方面:

一是強化信息披露主體責任。《評價指引》堅持嚴監嚴管理念,將信息披露真實性情況作為評價的重要維度。落實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要求,新增財務真實性存在重大疑點的負面情形,進一步加大扣分力度。同時,還特別要求上市公司高度關注投資者反響強烈的信息披露文字錯誤等情形,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內部控制,從小從緊從嚴提高信息披露質量。

二是突出回報投資者導向。《評價指引》堅持激勵和約束並舉,細化一年多次分紅、持續分紅、分紅可預期性的加分情形,明確具備分紅能力但長期不分紅的減分情形,引導上市公司積極實施現金分紅。壓實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體責任,單設關於上市公司投資者回報情況的評價條款,重點關注回購增持實施情況以及市值管理主體責任履行情況,推動上市公司持續提升投資價值。

三是推動上市公司壓實聲譽管理責任。完善投資者關係管理情況相關評價內容,引導上市公司積極維護自身價值和形象,建立健全輿情應對工作機制,針對重大輿情及時作出澄清說明,防止市場誤解誤讀。同時,還充實重大負面事項清單,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規範運作和公司治理水平,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上交所在《評價指引》中還督促上市公司為中小投資者參與股東會、行使表決權提供便利。強化獨立董事履職保障,新增為獨立董事依法履職提供保障的評價指標,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的內部監督作用,推動公司提升規範運作水平。

將壓嚴壓實上市公司信披責任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向投資者傳遞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投資者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信息披露質量更是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體現。

而信息披露工作評價,是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工作的「成績單」,也是推動上市公司履行穩定市場主體責任、主動服務回報各類投資者、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通過評價,一批講誠信、懂規範、重回報的滬市公司脫穎而出,彰顯了扶優限劣的鮮明導向,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示範。據統計,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評價結果為A的滬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平均增長5.6%,評價區間內股價上漲超15%。與之相反,評價結果為D的滬市公司,評價區間內股價下跌超4%。

深交所同樣高度重視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自2001年起實施信息披露工作評價機制,持續健全完善相應規則制度,旨在引導約束上市公司充分發揮信息披露主體責任,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披露相應信息。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將抓好《評價指引》的落地實施,根據《評價指引》紮實開展2024—2025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評價,助力構建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的長效機制,推動形成重回報、有擔當、受尊敬的高質量上市公司群體。

深交所表示,接下來將持續完善市場基礎性制度,發揮信息披露工作評價的正向引導作用,壓嚴壓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責任,推動切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築牢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基石。

責編:萬健禕

校對:王錦程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

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點擊關鍵字可查看

潛望系列深度報道丨股事會專欄丨投資小紅書丨e公司調查丨時報會客廳丨十大明星私募訪談丨央行發布最新數據!「擇機降准」如何理解,專家解讀→丨A股,放量大漲!中國資產全線爆發丨午盤突發!全線爆發!丨超一線男星在澳門輸10億元?公安出手:造謠男子被拘留!丨深夜,美股大跌!道指重挫500點,黃金期貨歷史新高!丨俄烏突發!普京:同意停火30天建議丨200%關稅!特朗普再發威脅丨港股重大調整,門檻要降?港交所回應→丨突然大漲!英特爾換帥,又是華人!美四大晶元巨頭CEO全是華人,什麼原因?丨央行重磅發聲: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