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月製造業PMI重返擴張區間,3月有望繼續保持

隨著春節後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生產經營活動加快,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明顯回升。

國家統計局3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製造業景氣水平明顯回升。此外,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1%,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擴張區間,我國經濟景氣水平總體有所回升。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明顯回升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2月製造業PMI指數上行1.1個百分點,重返擴張區間,上升幅度明顯超過季節性,主要是受兩個因素推動。一是節後復工復產,帶動市場供需季節性全面回升。其中,2月生產指數升至52.5%,較上月上升2.7個百分點,表現好於高頻數據顯示的主要行業開工率指標;2月新訂單指數為51.1%,較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為近10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二是節後穩增長政策發力顯效,推動製造業景氣度較快回升。主要是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存量政策以及一攬子增量政策繼續發揮作用,與此同時,2月基建投資較為活躍,帶動大型企業PMI指數大幅上揚(由上月的49.9%升至52.5%),是推升2月製造業PMI指數的主要動力。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2月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PMI指數在收縮區間繼續下行。其中,小型企業PMI指數由上月的46.5%降至46.3%,處於明顯偏低水平。由於中小型企業更靠近終端市場,這表明當前市場需求不足問題依然比較突出,經濟內生增長動能有待進一步提振。」

王青指出,價格方面,2月製造業PMI中的兩個價格指數都有一定幅度反彈。其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上升1.3個百分點至50.8%,時隔3個月重返擴張區間。主要受近期鋼鐵、銅、鋁等基本金屬價格上升帶動,另外節後企業復工復產,也在短期內推動原材料採購價格上漲。2月出廠價格指數回升1.1個百分點至48.5%,主要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市場需求增加帶動,工業產成品價格跌幅收窄。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總體來看,2月製造業需求端有所改善,其中內需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容推動,外需受發達經濟體仍有韌性和「搶出口」因素推動,企業加快現有產能運轉。其中大型企業最為受益,中小企業感受尚不明顯,所以整體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以及庫存回補意願尚待改善。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2月份PMI指數明顯回升,且回到榮枯線之上,既有春節季節性因素影響,也表明中國經濟初顯底部回升態勢。生產指數、採購量指數、價格類指數均呈明顯回升,表明春節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全面啟動,增量政策持續發力的效果更加明顯。同時要注意到,儘管訂單類指數均有回升,但較大程度受春節後生產準備等因素影響;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佔比仍超60%,需求不足問題仍然突出。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持續加大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強化政府公共產品投資對企業訂單的有效擴大作用,加快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小幅回升

2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繼續保持擴張。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何輝認為,春節過後,投資需求釋放,帶動建築業施工活動加速推進,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升至52%以上,與基建密切相關活動釋放尤為充分,土木工程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升至60%以上,新訂單指數升至50%以上;社會融資需求明顯釋放,貨幣金融服務業和資本市場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均在60%以上,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繼續強化。居民出行和文旅消費相關活動表現良好,鐵路運輸業和航空運輸業商務活動指數均在53%以上,景區服務和文體娛樂相關行業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明顯上升。新動能相關行業持續活躍,郵政業和電信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均在55%以上,且均多月保持在較高水平,經濟長期高質量發展創新基礎持續鞏固。總體來看,非製造業運行平穩,投資、消費和新動能相關活動均有積極表現,企業預期延續樂觀情緒,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保持在56%以上。隨著擴內需與穩投資相關政策的持續推進,我國經濟繼續向好復甦基礎有望進一步鞏固。

王青認為,2月服務業PMI指數為50.0%,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符合季節性規律。主要是節後與居民消費相關的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回落較為明顯。另外,包括2月在內,年初兩個月房地產市場整體降溫,也可能對服務業商務指數有一定影響。不過,受春節旅遊出行消費需求帶動,當月交通運輸、景區服務和文體娛樂等行業的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都有明顯上升。

3月製造業PMI指數有望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

溫彬指出,2月經濟景氣度整體回升。除了服務業之外,建築業和製造業均有超季節性表現。其原因包括外需仍有韌性、特朗普衝擊略弱於預期,以及國內穩增長政策前置發力、地方政府專項債加快發行等。但其中仍有一些短板,如製造業中小企業PMI偏弱、企業庫存回補意願不足、建築業復工率偏低等。

溫彬表示,貨幣政策方面,年初以來央行基本按兵不動,並通過暫停國債買入、階段性回籠流動性等方式引導市場修正寬鬆預期。就當下而言,政策受到人民幣匯率偏弱、商業銀行凈息差收窄、防止資金空轉等因素掣肘,寬鬆空間受限。且當前經濟基本面繼續趨穩,市場信心有所回升,寬鬆的迫切性並不高。

財政政策方面,目前市場更為關注3月份的兩會上會如何部署「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赤字率、新增專項債和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如何安排。兩會之前,得益於專項債項目試點「自審自發」提高發行效率,以及地方政府加速推進存量隱性債務置換工作,1-2月地方債特別是新增專項債和再融資專項債發行明顯提速,發行節奏前置。

「2月28日的政治局會議重點討論了政府工作報告,市場密切關注今年經濟目標如何設置、政府工作如何開展、各項措施如何落實。在即將開啟的兩會時段,這些答案都將一一揭曉。」溫彬說。

王青表示,整體上看,2月製造業PMI指數重返擴張區間,體現了季節性回升和穩增長政策發力顯效的雙重作用。

「展望未來,3月製造業PMI指數有望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一方面,存在季節性上行趨勢。另一方面,在2月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後,3月全國兩會將明確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數字指標,這些都將提振市場信心。考慮到當前外部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大,我們判斷國內逆周期調節的節奏、力度也將相應調整,這也有助於推動宏觀經濟景氣度保持在擴張狀態。」王青說。

澎湃新聞記者 彭艷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