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龐正
攝影記者 劉中燦
1月18日,在湖北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聯組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劉成奎提出,打通「金融鏈」、暢通「數據鏈」、打造「服務鏈」,以加強對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支持,促進科技與金融雙向融合。
劉成奎
「目前,湖北科創資源不斷集聚,科教優勢正成為湖北高質量發展勝勢。」劉成奎說,2024年前三季度,湖北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5.1%,高於全國16個百分點。全省金融機構累計為4700餘家科技型企業發放創新積分貸350億元。
為進一步加快發展科技金融,他建議,打通「金融鏈」,精準滴灌科創企業;暢通「數據鏈」,提升科創企業服務質效;打造「服務鏈」,培養優質金融創新生態。
具體來說,建議研究出台湖北省促進股權投資高質量發展相關意見,構建天使、風投、創投等全覆蓋的股權投資體系,發展壯大耐心資本、大膽資本,滿足科創企業初創階段的融資需求。支持銀行開展「銀行+認股權」「銀行+產業園區+認股權」等業務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科創企業靈活運用科創票據、專項債務融資工具、科技創新公司債等形式發債融資,支持金融機構更精細化推行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推廣創新積分貸模式等。建設「產業+金融」生態,引導各類金融資本支持產業鏈鏈主、鏈創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集聚創新效應。
鼓勵在鄂「鏈主」企業,依託財務公司、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渠道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聚集上下游企業,做大做強產業鏈生態,加快形成「城市扶企業,企業壯產業,產業興城市」良性循環。統籌建設全省融資信用服務平台,鼓勵更多金融基礎設施、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等接入平台。
完善新型「政銀擔」合作體系,引導建立省級行業自律組織,促進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可持續性發展。建立靈活、多元、適宜、科學的科技金融人才評價機制,分類分級設定評價標準和評價流程。探索建立湖北省數字金融重點實驗室、人工智慧金融應用實驗室等,鼓勵其開展科技金融領域的技術攻關,支持打造「人工智慧+金融」重點應用場景,賦能全省科技金融發展。支持武漢試點打造科技金融「國際會客廳」,積極爭取在武漢設立科技金融國際組織總部或分支代表機構,吸引國際資本流入武漢。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