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港完成濟南關區外貿船首次智慧電訊檢疫

大眾網記者 劉建永 通訊員 劉超 徐曉宇 濰坊報道

近日,隨著滿載1.1萬噸進口化肥的「通運12」輪靠泊濰坊港區後,隨即調試遠程流調設備配合海關開展智慧電訊檢疫,標誌著濰坊港正式完成濟南關區首次智慧電訊檢疫。

濰坊港遠離市區70公里,陸路距離跨度大,且港區分散,外貿船舶登輪檢疫耗費時間長,極大影響船舶作業效率。為儘快解決該問題,結合海關總署智慧電訊檢疫模式複製推廣契機,濰坊海關主動靠前站位,聯合渤海灣港總調中心在濰坊港成功開展了外貿船智慧電訊檢疫模式,成為濟南關區首個智慧電訊檢疫試點港口。

在傳統模式下,船舶靠泊後,遇夜間、節假日時等待海關登臨船舶開展檢疫工作。現在啟用的智慧電訊檢疫模式,依託遠程測溫流調設備等現場終端和手持式監控終端組成的智慧電訊檢疫系統,海關即可實施智慧電訊檢疫,通過設備終端開展健康問詢及資料審核、醫學巡查、體溫檢測、流行病學調查等。靠泊後船舶即可上下人員,開展作業。

據了解,以智慧電訊檢疫代替傳統的登輪檢疫,每艘船舶可節省檢疫時間1~2小時,縮短了船舶非作業靠泊時間,既保障了生產的連續性,又減少了船舶在港的時間和費用,加快了泊位周轉效率。總調中心積極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設備培訓,第一時間將智慧電訊檢疫模式落到實處,發揮效能。山東港口渤海灣港總調度指揮中心未來以統一口岸協調、船舶計劃、船舶靠離、引航調度、拖輪調度、人員機械調配「六個統一」的指導方針,為山東港口「三大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