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審計工作報告:多家金融機構信貸投放虛增空轉

據審計署網站消息,6月25日,受國務院委託,審計署侯凱審計長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作了《國務院關於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內容顯示,審計署2023年重點審計的12家國有金融機構資產總額60.43萬億元、負債總額47.48萬億元,凈資產收益率0.78%到18.57%。審計署還審計了4家重點金融機構政策落實情況。

報告指出,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兩方面主要問題,包括信貸數據不實,偏離服務實體經濟定位;金融資源供給結構不夠優化。

具體來看,6家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含金量不高,有的將其他類貸款違規變造為科技、綠色、涉農等重點領域貸款。同時部分信貸投放虛增空轉,其中5167億元即貸即收,在考核前發放、考核後收回;還有的等額存貸,企業在貸款前存入等額存款或貸款後再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回銀行。

而針對另一問題,金融資源供給結構不夠優化主要表現為2個方面:重點領域「加」的成色不足。4家銀行680.59億元名義上投向科技創新領域的貸款被挪作他用或空轉套利。限制領域「減」的力度不夠。至2023年底,4家銀行未完成2020年底前出清任務,仍為461戶「殭屍企業」等保有貸款餘額314.41億元,其中34.84億元為2023年新發放;306.09億元風險資產通過「無效重組」、違規展期等方式虛假盤活,長期以「仍未不良」的虛假形態佔用信貸資源。

審計署建議,針對對金融領域風險,要健全地方主要領導負責的風險處置機制,完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早期糾正機制,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督促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合法穩健經營,完善公司治理和風險內控機制。

此外,報告顯示,在重大違紀違法問題查處方面,2023年5月以來,審計共發現並移送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310多件,涉及1200多人。

報告介紹道,對審計發現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審計署已依紀依法移交有關部門進一步查處。對報告反映的主要問題,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正在積極整改。審計署將持續跟蹤督促,年底前報告全面整改情況。

國務院關於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全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