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港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軍:激活開放基因 塑造創新靈魂 爭當一流現代綜合物貿鐵軍

人民網成都6月21日電 (記者郭瑩)近日,由四川省交通運輸廳指導,人民網四川頻道組織開展的「向'新'而行 五區共興—四川交通企業黨委書記訪談」主題宣傳活動走進四川省港航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港投」)。

四川省港航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軍接受了人民網專訪,分享四川港投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融入全省發展大局、加快構建「港投特色」新質生產力的實踐和成就。

2023年9月26日,中國(宜賓)—烏茲別克(塔什干)tir跨境公路運輸班車首發。四川港投供圖

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的提供商、服務商

多元產業生態系統的打造者、促進者

人民網記者:感謝您接受人民網專訪。請簡要介紹四川港投的發展情況。

楊軍:首先感謝人民網長期以來對四川港投的關注支持,藉此機會向社會各界對四川港投發展給予的支持幫助表示由衷的感謝。

四川港投是省委、省政府著眼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於2019年9月成立的省管一級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主要從事現代綜合物流貿易投資運營、港口航道建設運營、臨港沿江現代產業投資運營和產融投資,既是水陸港口、物流園區等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的提供商和服務商,也是相關多元產業生態系統的打造者和促進者。

幾年來,我們堅定實施「一載體、四平台」發展戰略,統籌推進物貿港、產業港、樞紐港、數智港、供應鏈金融港「五港」建設,集團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與組建之初相比,集團資產規模實現翻番,營業收入增長6.5倍,利潤總額增長40倍。2023年完成進出口總額251億元、同比增長139%,其中落地四川外貿額96億元,連續2年穩居省屬企業首位。

2024年4月23日,川渝再添江海聯運航線,南充港開闢「北糧入川」水運新通道。四川港投供圖

2024年4月26日,央地合作、雙極聯動——四川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推進。四川港投供圖

西部唯一!「鐵公水空」國際綜合物流

人民網記者:交通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為全面落實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四川港投採取了哪些舉措?

楊軍:「五區共興」,是促進高水平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一招。作為西部地區唯一具備「鐵公水空」4種運輸能力的國際綜合物流企業和全省經濟戰線的一分子,集團積極融入全省發展大局,持續發力、主動作為,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自身力量。圍繞4種能力做了4個方面工作。

鐵路方面,牽頭組建了南向通道省級平台(四川省陸海新通道發展公司),與省內16個市(州)建立合作機制,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四川品牌,現已實現常態化開行鐵海聯運、中老、中越、中緬4條國際班列線路,累計開行班列3000餘列,貨物集散量超過7萬標箱。

公路方面,聚焦主責主業加快整合全省交通運輸物流資源,成立了四川省交通運輸集團,自控車輛1萬餘台,可接入車輛10萬餘台,已具備公路運輸行業全資質,並高質量運營四川跨境公路運輸平台,穩定運行四川至東盟、中亞、歐洲、俄羅斯、中東、港澳6條跨境公路運輸線路,2023年發運班車1300多班、運輸量超9000噸。

水運方面,一體化運營管理瀘州、宜賓、樂山、南充、廣安五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0萬標箱、佔全省90%以上,穩定運行四川至日韓、東盟等地的江海、鐵海聯運航線近50條。

航空方面,深化與全球航空貨運巨頭德迅集團、國內外航司合作,先後開行了至德國萊比錫、泰國曼谷、法國巴黎等地的全貨機包機業務。

岷江龍溪口航電樞紐工程現場。四川港投供圖

加快構建「港投特色」新質生產力

突出「物流+科技+供應鏈金融+貿易+產業」發展模式

人民網記者:四川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重點研究了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並作出《決定》,請您談談四川港投將如何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楊軍:省委全會對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重要部署,集團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組織傳達學習,研究提出了細化落實措施。作為以現代綜合物貿、水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為主責主業的新生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於我們來說既是重大戰略機遇,又是不小挑戰,但總的來說,機遇大於挑戰。集團圍繞 「物流+科技+供應鏈金融+貿易+產業」發展模式,加快構建具有「港投特色」的新質生產力,主要做了3個方面工作。

一是創新打造全球物貿服務平台,加快形成物貿新質生產力。組建雲港科技公司專業運營以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為基底,以供應鏈金融為核心,相關物流貿易產業深度融合的全球物貿服務平台。平台運營以來,已匯聚200餘種重點出口川貨、上萬家物流服務商,服務貿易額超1100億元,供應鏈金融交易額超30億元。

二是創新構建綠色智慧航運體系,形成港航新質生產力。圍繞「港、航、船、貨」四大要素,有效發揮水運比較優勢。前期,集團已建成川南瀘州、宜賓港口一體化運營信息平台,推進宜賓港成為四川首個5g智慧港口,有力增強了港口運管水平,2023年港口貨物吞吐量590.74萬噸、集裝箱吞吐量32.46萬標箱,分別同比增長7.97%、12.38%。同時,按照交通運輸部工作部署,我們大力發展新能源綠色船舶,擬在嘉陵江、渠江流域新建6艘1000噸級電動新能源貨運船舶,促進綠色水運發展。

三是創新推動「交通+產業」深度融合,形成產業運營新質生產力。堅持「港產園城」一體發展,大力發展臨港沿江現代工業,落地實施川港投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園、川南臨港循環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創新推進中法農業科技園、閬中水城等水美鄉村綜合體,推動「交農文旅」有機融合,全力服務四川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

鳳儀灣循環農業園智能溫室大棚。四川港投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