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新「ST」退市新規,近500家企業暴雷,有沒有你的持倉股?

市場近期半個月的調整,彷彿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無數投資者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方向,甚至傾家蕩產。帶血的籌碼在市場的大浪淘沙中不斷翻湧,其中,ST企業、退市公司以及監管問詢的公司比比皆是,市場的恐慌情緒再次蔓延。

年初的那一幕彷彿重現,投資者們再次感受到了市場的殘酷。在這場調整中,許多企業因為各種原因而陷入困境,甚至面臨退市的風險。這些企業中,不乏一些曾經風光無限的上市公司,如今卻陷入了泥沼,無法自拔。

為了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這些暴雷企業,我特意匯總了一份近期暴雷企業的名單。這些企業大多因為財務造假、業績下滑、市值過低等原因而被市場所拋棄。其中,一些企業甚至因為涉嫌違法違規而遭到監管部門的嚴厲打擊。

在這次調整中,ST新規的更新和調整也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些新規旨在更加精準地評估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以下是對ST新規內容的清晰分點表示和歸納:

一、分紅類ST標準的強化

新規對分紅類ST標準進行了明確和強化。要求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必須為正值,且公司合併報表、母公司報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潤也需為正值。這一規定確保了上市公司具備基本的盈利能力和利潤分配能力。同時,新規還規定,若公司三年分紅低於年均凈利潤的30%,且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分紅金額低於5000萬元,將被實施ST。這一規定有助於防止上市公司過度保留利潤,促進其對股東的合理回報。

二、財務造假類退市標準的嚴格化

針對財務造假行為,新規設定了更為嚴格的退市標準。一年虛假記載金額達到2億元以上且佔比超過30%,或連續兩年虛假記載金額達到3億元以上且佔比超過20%的公司,將面臨退市風險。這一規定有助於打擊財務造假行為,維護市場的公平和公正。

三、規範類退市標準的拓展

新規在規範類退市標準方面進行了拓展,新增了「資金占用」退市指標、內控非標審計意見退市情形以及控制權無序爭奪退市情形。這些新增規定有助於加強對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的監管,防止因管理不善或內部矛盾導致的風險事件。

四、組合類財務退市標準的設立

新規設立了組合類財務退市標準,以利潤總額、凈利潤或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3億元為判斷依據。這一標準綜合考慮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經營規模,有助於更加全面地評估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

五、市值類強制退市標準的引入

新規還引入了市值類強制退市標準,要求連續20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5億元的公司將面臨退市風險。這一規定有助於避免上市公司因市值過低而失去融資功能和市場地位,維護市場的整體穩定和健康發展。

六、加大財務造假公司風險揭示和約束力度

為了進一步加大對財務造假公司的懲處力度,新規新增了一項其他風險警示情形,即根據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載明的事實,對涉嫌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進行風險揭示和約束。這一措施有助於增強市場對財務造假行為的警惕性,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ST新規在2024年的更新與調整涉及多個方面,旨在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和規範,保護投資者的權益,提升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水平。這些新規的實施將有助於推動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加強信息披露、優化財務結構,為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