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美尚停牌鎖定退市 保薦機構廣發證券因「造假上市」受牽連

中國青年網訊昔日的百億園林公司,股價從2016年29.92元的高點一路傾瀉而下,衰減至0.13元每股並鎖定退市。5月8日,ST美尚的股票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已觸及深交所規定的交易類退市指標。

近日,圍繞美尚生態有著諸多傳聞,如實控人移民跑路、工作人員公開承認造假等。雖然美尚生態已就部分問題進行澄清,但數年來美尚生態頻頻陷入財務造假、信披違規、欺詐發行等「漩渦」中,加之股價斷崖式下跌,眼下退市已是板上釘釘。

一季度營收僅78萬元曾連續9年財務造假

官網顯示,美尚生態成立於2001年,總部位於深圳,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目前,設有21家子公司,全國員工達800餘人,擁有科研專利110件,3年年均產值突破20億元。美尚生態的主營業務涵蓋生態修復、生態景觀、生態旅遊三大方向,曾操刀過尚賢河濕地工程、太湖濕地生態修復和保護等多個示範項目。

從2015年上市到2020年,美尚生態的業績看似都頗為平順,公司連年出具的財報顯示保持盈利狀態。但從2020年開始,美尚生態出現了570萬元的凈虧損。此後,關於公司財務造假的真相才不斷浮出水面。

年報顯示,2021年美尚生態實現營業收入2.14億元,歸母凈利潤則虧損10.45億元;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33億,歸母凈利潤則虧損6.875億元;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8750萬元,歸母凈利潤則虧損5.45億元。

對於2021年10.45億元的巨額虧損,深交所的一紙則紀律處分決定書給出了真正的答案。事實是,ST美尚從2012年到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均存在虛增凈利潤情況,虛增凈利潤從700萬元到1.48億元不等,虛增凈利潤最高占當期披露凈利潤的60.52%,為2015年上市當年。

值得一提的是,美尚生態的上述做法也被監管部門查清。2023年7月,證監會認定,美尚生態及其時任董事長王迎燕、董事徐晶存在招股說明書、年報等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虛假記載、非公開發行股票行為構成欺詐發行等五大違法事實。

證監會決定對美尚生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1330萬元罰款;對王迎燕給予警告,並處以1510萬元罰款;對徐晶給予警告,並處以53萬元罰款。此外,證監會還對王迎燕採取證券市場終身禁入措施。

上市前三年均有作假行為 保薦機構廣發證券亦受牽連

中國青年網梳理髮現,美尚生態上市前三年均有虛增凈利潤的違規行為,但作為保薦機構的廣發證券則在其招股書上確認「發行人最近三年財務會計文件無虛假記載,無其他重大違法行為」。

深交所確認,2012年,美尚生態虛增凈利潤1171.27萬元,占當期披露凈利潤的16.56%;2013年,美尚生態虛增凈利潤1652.33萬元,占當期披露凈利潤的16.31%,2013年,美尚生態虛增凈利潤767.15萬元,占當期披露凈利潤的7.12%。

證監會查明,美尚生態在2012年至2020年6月期間合計虛增凈利潤高達4.57億元,導致相關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發行文件中存在虛假記載。

而在此後,廣發證券還因為美尚生態在2018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提供保薦服務過程中出具存在虛假記載的保薦書等行為,被證監會罰款超過千萬元,兩名責任人被警告。

證監會表示,廣發證券核查大額銀行存款賬戶程序設計不到位,對美尚生態銀行存款函證程序執行不到位;對應收賬款的函證程序、盡職調查程序執行不到位;對美尚生態重要銀行借款合同查驗不到位等。

遺憾的是,連續多年沉迷於財務造假,美尚生態的業績則像過山車。數據顯示,該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4585.93萬元,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卻達4164萬元。今年一季度的報告則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僅有78.48萬元,歸母凈利潤虧損達到1.7億元。

新「國九條」提出,進一步壓實發行人第一責任和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建立中介機構「黑名單」制度,堅持「申報即擔責」,嚴查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鄭志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讓投資者拿到真實回報,這樣才能保證投資者願意進一步投入,從而實現資本市場的穩定和繁榮。(綜合自澎湃新聞每日經濟新聞、南方都市報等)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