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去龍來,「萬億」成了臨沂的流行詞。
臨沂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存貸款餘額「雙過萬億」,成為全省第4個、全國地級市第19個、革命老區中首個雙過萬億的城市。
與此同時,2024年臨沂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4年將全力衝刺「工業萬億」,加快打造「臨沂版」現代化產業體系;物流總額突破萬億元。
從存貸款餘額「雙過萬億」到瞄準工業和物流兩個「萬億」,前兩個「雙過萬億」是已取得的成績,後面「兩個萬億」是新的奮鬥目標。
今年1月,山東省政府印發了《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範圍為山東省行政轄區內的全部國土空間,要求落實「一群兩心三圈」區域布局。《規劃》提出,培育發展濟南、青島現代化都市圈,引領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一體發展,大力推動魯南經濟圈轉型跨越,促進省會、膠東三大經濟圈協同發展,形成功能互補、高效協作的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格局,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龍頭作用。
臨沂作為魯南經濟圈中心城市,是魯南跨越轉型發展的「帶頭大哥」。從存貸款餘額「雙過萬億」到瞄準工業和物流兩個「萬億」,正是臨沂轉型跨越的新見證。
臨沂夜景
(一)存貸款餘額「雙過萬億」見證經濟結構優化
2023年,臨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0億元,達到6105億元,位居全省第5名,增長6.3%,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臨沂經濟快速發展,三次產業協同增勢。其中「一穩一進」:穩定商貿名城和物流之都的地位,大力發展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服務業增加值突破3000億元,佔比達到52.4%。」穩中有進,工業開始唱主角,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8000億元,增長9.4%、居全省第1位。
存貸款餘額「雙過萬億」,恰恰見證了產業結構轉型。存款「過萬億」,是經濟快速發展,群眾「兜里有錢」的表現,而貸款「過萬億」,證明臨沂不搞「大水漫灌」,把信貸資金集中用在發展實體經濟上。
圖源:臨沂地方金融監管局
臨沂地方金融監管局數據顯示,貸款增量結構優化。繼2021年後貸款增量重回千億規模,結構明顯優化,呈現「三增一降」特點。工業貸款顯著增長。貸款餘額1489.2億元,同比增長13%,較年初增加171.7億元,同比多增67億元,創歷史新高,超額完成年度目標(新增目標140億元),工業貸款增量連續三年實現遞增。工業貸款新增佔比16.92%,高於2021年9.03個百分點。
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發行、農商行、日照銀行、青島銀行、建設銀行等8家銀行機構新增工業貸款130億元,佔比76.5%。
從新增主體看,企業貸款增量佔比明顯提高,支持實體經濟更加精準有力。截至2023年末,企業貸款餘額4824.8億元,較年初新增712.8億元,佔全部貸款增量的70.3%,與2021年相比提高近30個百分點;住戶貸款餘額5203.3億元,較年初新增308.6億元。
新增貸款中,工業貸款三年實現遞增,企業貸款佔七成以上,正是顯示出臨沂這座商貿之城的轉型軌跡。
(二)「物流破萬億」的新氣象
在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中,臨沂屬於商貿服務型城市。多年來,臨沂市委市政府因勢利導,換屆不換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在高速公路口規劃建設小商品城,汽車站也搬到高速公路口,最終形成「南有義烏,北有臨沂」的格局。
近幾年,臨沂發力現代物流,臨沂商城展現新氣象。2023年,臨沂啟動現代物流城建設,拆遷騰出發展空間2.1萬畝,落地項目108個,完成投資141億元,倉儲物流轉型升級邁出決定性一步。「四個商城」齊頭並進,市場交易額、物流總額、網路零售額分別達到6126億元、9334億元、610億元;郵政快遞19.4億件,居全省第1位、全國第18位。
今年,臨沂商貿服務建設以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線,注重內強功能,外強聯通。「內強」方面,臨沂市被確定為全省區域副中心,城市規劃建設、功能承載、管理服務全面提升,臨沂以產城融合做強城區。聚焦「以城促產、以產興城」,現代物流城提速建設,全面完成39處物流園區、1800家物流企業搬遷,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商城」;以商城為重點,升級休閑購物、商貿會展等業態,打造旅遊購物目的地。
「外強」方面,全力推動開放合作,深化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用好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政策,推動綜合保稅區與臨沂商城深度融合,新增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00家以上。加快「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建設,緊盯中亞、中東、非洲、俄羅斯等新興市場,舉辦中東(阿曼)·臨沂出口商品展,助力企業出海搶單。高水平舉辦第四屆RCEP區域(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等國際性展會10場以上、各類展會150場以上。
3月15日,由山東高速集團組織的首場「中歐班列齊魯行」活動在臨沂市蒙陰縣舉行。今年,臨沂提出拓展國際空鐵物流,中歐班列全年到發450列以上。臨沂放大招商引資增量效應,今年面向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重點區域,將力爭新引進500強項目50個以上;全力推進數字商城建設,加快建設國際陸港樞紐、空港綜合貨運樞紐,提升陸海聯運能力,打造魯南集裝箱調運中心。
交通方面,千萬老區人民翹首以盼的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濰宿段正式開工,臨沂將很快與京津冀、長三角實現快速「直通」。今年,途經臨沂的董家口至瓦日(兗石)鐵路聯絡線工程將開工,此項目屬於省政府確定的2024年省重大項目,線路向西經青島市、濰坊市、日照市、臨沂市設車站10座,是繼焦兗石鐵路後,又一直聯通港口的貨運鐵路。此外,臨淄至臨沂、臨沂至滕州高速加快建設,董家口至梁山高速臨沂段正式開工;臨沂航空口岸正式開放,讓臨沂更加四通八達。
高空俯瞰,臨沂市蘭山區天源物流園區內排滿了裝卸貨物的車輛。圖源:無線臨沂
(三)「工業破萬億」的新結構
2022年,臨沂確定了向工業強市進軍的路線圖。2023年3月,印發《臨沂市工業「量質齊升、兩年萬億」行動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在這個通知中,眾多「萬億」撲面而來——
「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目標引領、自我加壓、奮發有為的過萬億,實事求是、真抓實幹的過萬億,不依賴挖掘指標的過萬億,補短板、強弱項的過萬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新產業」加速壯大的過萬億,承載科技人才、先進生產力的過萬億,有質量、有效益的過萬億,增加值率高、稅收貢獻率高的過萬億,工農結合、工商聯動的過萬億,鞏固傳統優勢、增創新優勢、發揮乘數效應的過萬億,老典型生生不息、新骨幹源源不斷的過萬億,帶動功能提升的過萬億,為臨沂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過去一年,臨沂「戰新產業」強勢崛起:光伏、新型儲能、新能源商用車相繼破題起勢,沂新精密電子玻璃、沂康藥用玻璃、歐達光伏、力誠光伏、雙林新能源投產達效,曜靈異質結電池、緯景新型儲能產品下線,魏橋新能源商用車、國華金泰光伏新材料等重大項目加速建設;光儲氫一體化集群入選山東省未來產業集群。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八大傳統產業產值增長11.4%,千億級產業達到3個、百億級企業達到10家。
新的一年,全力衝刺「工業萬億」,加快打造「臨沂版」現代化產業體系。食品產業,重點推動百事食品、凱佳食品、沂南寵物食品、新銀麥啤酒智能化改造等項目建設,力爭產值突破2000億元。木業產業,力爭產值達到1300億元。冶金產業,加快永鋒二期、山鋼永鋒鋼焦一體、不鏽鋼產業園、太鋼鑫海熱軋冷軋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3000億級「鋼鐵新城」強勢崛起。醫藥產業,加快推進甘李葯業、魯南貝特原料葯、精進葯業、修正葯業、力諾製藥等項目建設。戰新產業,做大做強蘭山、河東、蘭陵3個光伏產業園區;建設「北方氫能之都」;推動魏橋新能源商用車項目建設,力爭國慶節前「臨沂版」DeepWay新能源重卡下線;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車基地。未來產業,前瞻布局人工智慧、合成生物、人形機器人、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
臨沂蘭山區某藥用玻璃生產線。圖源:閃電新聞
從魯南經濟圈來看,包括臨沂、濟寧、菏澤、棗莊四市,面積佔據省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擁有超過三成的人口,單臨沂就是1099萬常住人口,但GDP僅佔總量的五分之一,提升空間巨大。因為歷史和地理原因,臨沂長期注重商貿服務建設,曾在工業發展上「慢半拍」,如今奮起直追,加快工業強市建設,經濟結構迅速優化。在「萬億」目標下,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重大項目落地開工、一個個產業集群加速聚集中,讓臨沂這座中心城市的能級正加速蝶變,將帶動魯南經濟圈整體抬升,彌補全省發展的「短板」區域。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周學澤 杜輝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