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走好製造強國之路,挺起高質量發展「中國脊樑」

【來源:防城港紀檢網_要聞】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了備受關注的重點。多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需發揮我國製造業規模體量大、鏈條配套齊全和發展空間廣闊的優勢,整合資源,加快培育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集群。

古往今來,大國博弈,博的是重器。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製造強則經濟強、國家強,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沒有強盛的國家和民族。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大型飛機、載人航天、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等一大批重大標誌性創新成果的出現,引領我國製造業不斷攀上新的高峰、實現新的跨越。

製造業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戰場,也是創新要素集聚的領域之一。沒有製造業的創新創造,就沒有充滿活力的實體經濟,就沒有富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也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當前,我國製造業已形成世界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體系最完整、國際競爭力較強的發展優勢,正處在加快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關鍵階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製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培育壯大先進位造業集群,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區,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這是推動製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必選題、必答題,是一場沒有退路、必須打贏的硬仗。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製造業分工格局發生深刻調整。要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不創新創造不行,創新創造慢了也不行。把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大力發展製造業和實體經濟上,全面提升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水平,瞄準「全球先進」發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通過實施製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不斷煥發傳統產業新優勢、新活力,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持續打牢大國製造的堅實基礎、激發科技創新的強勁動力,讓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骨骼」更強健、後勁更充足,加快縮短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距離,全新的考卷已然鋪展,更難的考題有待在實踐中解答。

實體經濟是根基,先進位造是方向。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對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的具體部署和要求,代表委員對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格外關注和把脈「支招」,都充分表明,製造業的核心就是創新,就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只有把握變革趨勢和時間窗口,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用好老路數、拿出新招數,把科技創新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朝著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高峰不斷攀登,才能以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挺起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產業「脊樑」,以關鍵核心技術的攻克和突破,續寫製造業創新創造的新篇章,為中國式現代化夯實更加堅固的基石,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市紀委監委 林偉)

編輯:文珺潔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