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開年第一周,全國多地中歐班列駛向海外,以「開年即開跑」的姿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元旦當天(1月1日),滿載汽車配件、家用電器、機械設備等貨物的X9014次連雲港中歐班列從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出發,由霍爾果斯出境,駛往哈薩克、烏茲別克等中亞國家,這是連雲港2024年開行的第一趟中歐班列。
同一天,新疆霍爾果斯鐵路貨運口岸,新年第一趟發往俄羅斯滿載日用百貨的中歐班列緩緩啟動。汽笛聲響起,讓本應寂靜下來的夜晚熱鬧起來。
在2024年的第一天,合肥、西安、赤峰、粵港澳大灣區等多地發出了2024年首列中歐班列。
再看備受關注的中老鐵路。2024年1月2日,一列滿載237.24噸泰國榴槤的中老鐵路「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磨憨鐵路口岸入境,在經過海關關員的監管驗放後將運往國內市場。「新鮮水果的新鮮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收益。」西雙版納寮谷報關有限公司負責人唐晨說,「通過中老鐵路進口相較於汽車運輸時間從原來的5至7天縮短至3天,加上快捷的通關,既保證了水果的新鮮度,又降低了我們的運營成本。2023年全年,我們代理進口的榴槤同比增長約60%。」
中歐班列服務品質持續提升,離不開我國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不懈努力。前不久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強調,「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目前已經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而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貨物聯通的主要引擎。今年前11個月,全國中歐班列運量持續增長,已累計開行16145列,發送貨物174.9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7%、19%,綜合重箱率100%,已超過2022年總運量,貨物通達歐洲25個國家217個城市。
不僅如此,中歐班列線路越織越密,進出口貨物結構也不斷優化。例如,今年是廣州中歐班列開行的第八個年頭。廣州海關聚焦外貿新業態發展需求,「一企一策」「一列一策」提供政策指導和通關流程指引,在廣州國際港先後常態化開行國產新能源汽車成套散件出口定製班列、本地家電精品班列、通信設備專列等多條特色化線路,不斷擴大白色家電、通信設備、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等高附加值貨物出口。
又如在江蘇,中歐(亞)班列全面應用鐵路「快速通關」模式,鐵路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得以提高,單趟班列縮短運行時間2至3天,企業申報成本降低約20%。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負責人近期表示,下一步,國鐵集團將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提升中歐班列運輸能力和服務品質,持續打造國際物流品牌,推動中歐班列朝著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發展,為促進國際經貿往來、增進沿線人民福祉、服務和支撐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來源:央廣網 K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