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觀察|多地大膽破題疏數據交易堵點,盼國家統籌構建統一大市場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馬嘉璐 廣州報道

越來越多的數據交易機構呼籲實現數據交易體系規則的互聯互通,構建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12月8日,第二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暨數字灣區發展論壇在廣州開幕,數據要素髮展論壇暨首屆廣州數據交易會也在同日舉辦,來自全國各地交易平台、數據商及研究機構的業界專家共同為推動數據要素流通、破解數據交易難題進行深入探討。

為理順數據交易規則體系、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生態,各地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多位數據交易機構相關負責人向南財記者表示,下一步,期待與各地數據交易機構加強合作,在國家層面的統籌領導下,實現數據交易跨地域、跨平台、跨領域的互聯互通。

(數據要素髮展論壇暨首屆廣州數據交易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大膽破題疏解數據交易堵點

2022年12月,國家「數據二十條」提出,要建立合規高效、場內外結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隨著實踐的深入,數據交易環節面臨的挑戰逐漸明晰,各地大膽破題,創新探索。

廣州市海珠區政協副主席、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黃津觀察到,數據或數據產品在交易環節存在三個難點:一是交易前信息匹配難,有數據的找不到買家,要數據的找不到賣家;二是交易中各方主體信任難,導致數據無法有效供給與流通;三是交易後利益保障難,若發生權益糾紛,缺少化解調停的渠道。

2021年7月,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啟、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首創數據經紀人制度。2022年,海珠區在全國範圍內率先試點「數據經紀人」,大膽「破題」。黃津介紹,數據經紀人既是數據供需匹配的撮合者,也是數據流通交易的中介者,更是數據權益衝突的化解者。與之配套,海珠區首創了數據經紀人遴選標準、數據經紀人撮合交易定價器等,首批三家數據經紀人已累計賦能企業超90萬家。

為進一步培育全省數據要素流通交易,促進行業數據與公共數據融合,廣東今年在全省範圍內進一步擴大數據經紀人試點工作,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等59家企業獲得授牌,覆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金融、農業、水務、建築、通信、工業互聯網、新一代技術服務等重點領域。

地區差異、產業差異也是數據交易需要破除的堵點之一。以山東為例,山東數據交易公司首席專家、山東省數據要素共同體專家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劉心田分析,山東的產業結構中,傳統產業佔比仍然較大,數據供給不充分、數據需求不明朗。因此,無法照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發展路徑,需要摸索符合山東本土特色的數字交易發展道路。劉心田介紹,為此,山東結合實地情況,探索推動國有企業進場交易,並促進技術、政策、資金等要素與數據要素相協同形成合力,探索為山東省內的數據要素統一市場乃至黃河流域數據要素生態體系的構建尋找新機遇。

「信用是本質,質量是基礎,生態是關鍵。」廣州數據交易所總經理魏東總結道,發展有規則體系、相關制度支撐的場內交易,是解決信用問題的有效渠道;隨著數據交易規模的急劇增加和交易頻次的快速增長,應對高效、嚴格把關數據質量加強重視;通過「一所多基地多平台」的平台架構深挖產業數據價值,構建數據要素全鏈條生態,對支撐交易服務平台持續發展也十分關鍵。

推動規則互認成共識

各地數據交易機構是推動構建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的關鍵力量。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數據交易機構逐漸形成共識:各交易機構需要協同合作,不斷完善場內交易體系。

今年5月,在2023中國(深圳)數據要素產業創新大會上,全國30多家數據交易機構代表同台倡議「推動數實融合,挖掘應用場景,釋放數據價值,共建數據生態,共享數字紅利。」9月,全國18家機構在廣州南沙舉辦的2023數據要素髮展大會發布聯合倡議,促進數據交易機構協同發展。

(數據要素髮展論壇暨首屆廣州數據交易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本次數據要素髮展論壇暨首屆廣州數據交易會吸引了國內近20家數據交易機構、70多家數據商參會,集中展示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呈現出「數據要素X」作用。魏東表示,希望通過舉辦廣州數據交易會這一創新舉措,能夠將全國的數據要素生態做大做強,推動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的構建。

「引導數據交易進入場內,是強調場內數據交易的標杆性、合規性。」上海數據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各地數據交易機構對自身數據產品定義逐步統一、市場內形成規範流通共識的背景下,打造互聯互通的市場,對於促進跨區域數據資源流通具有現實意義。

共識到底有多重要?舉例來說,A醫院的某項檢查可能與B醫院的該項檢查存在指標、方法、時效等差異,其結果是兩家醫院檢查結果並不互認,那麼患者從A醫院轉入B醫院,就需要重新做檢查。類比數據交易流程,就可能存在一家數據交易機構對另一家數據交易機構出具的合規報告並不完全認可的情況,因而使數據產品跨區域交易受到限制。

因此,各機構間形成規則互認、體系互通,成為構建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的「題眼」。

在形成共識的基礎上,已有數據交易機構探索在小範圍內實現互認。例如,貴陽大數據交易已與深圳、廣州、杭州、海南、蘇州、華東等數據交易機構深入合作,成為推動跨地域、跨平台、跨領域數據互聯互通的範本。同時在數博會期間,邀請了35家數據交易機構齊聚貴陽,探討全國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從規則、制度、登記互聯互通上形成了共識。本次廣州數據交易會上,鄭州數據交易中心與廣州數據交易所也就公共數據產品聯合上架進行簽約,旨在促進數據跨省流通。

「當前各地的數據交易機構呈現出錯位發展的狀態,主要參照本地立法、團體標準或行業標準來進行自我規範。」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市場部行業總監羅遵煒分析,規則體系存在差異不利於跨地域數據流通效率的提高,因此,出台國家層面的政策來為各地實踐提供遵循,對構建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十分必要。

多位數據交易機構相關負責對南財記者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數據交易「百花齊放」,期待國家數據局等部門可以從更高層面進行統籌領導,加速數據交易市場的融合。此外,多家數據交易機構表示,願以開放的姿態和其他數據交易機構保持良好溝通,共同踐行交易規則互認。

(實習生游斯羽、記者卓皙雯對本文亦有貢獻)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