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香港保險如此受歡迎?六大優勢告訴你答案

1841年,香港迎來了第一家保險公司的成立。經過180多年的發展與歷練,香港已經成為全球最成熟的保險市場之一,擁有完善的保險市場體系,始終保持創新精神。


自從2013年內地與香港開放自由行以來,內地客戶赴港購買保險的數量逐年增加,甚至出現了爆髮式增長。2008年,內地訪客新單保費僅為32億港幣,但10年後,這個數字增長了14倍多,累計參保客戶數達到了數百萬。香港保險逐漸成為內地人群進行海外資產規劃的常規配置。本文將從計價貨幣、跨境流動性和跨境優勢、法律監管、產品類型及創新、保險方案架構、運營優勢等六個方面,深入分析香港保險的優勢。

01計價貨幣

眾所周知,內地保險以人民幣保單為主,而香港保險則主要是美元保單。這也是香港保險被頻繁提及的優勢之一。實際上,香港保險不僅提供美元保單,還提供港幣保單和人民幣保單,以滿足市場對多幣種配置的需求。目前,部分儲蓄險種可以提供7-9種貨幣的投保選擇,並且支持貨幣轉換。


無可否認,海外資產配置的趨勢是無法阻擋的。通過持有多種貨幣來降低未知的匯率風險,已經成為資產規劃的共識。全球高凈值人群總共擁有約54萬億美元的財富,其中24%投資于海外資產。從中國目前的海外資產配置比例來看,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02

流動性&跨境優勢

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理論,被稱為「不可能三角」,它指出一個國家無法同時實現資本自由流動、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穩定這三個目標。


我國大陸更傾向於保持獨立的貨幣政策以及穩定的匯率政策,這導致了資本流動性的相對限制(例如外匯管制,每人每年5萬美元的外匯額度)。資本天生追逐利潤,這從根本上決定了自由流動對資本的重要性。從國家政策的角度來看,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從家庭財富結構的角度來看,通過有效的安排,家庭財富的自由流動是可以實現的。


得益於「一國兩制」政策,香港保持了資本的流動性。在香港的資本可以自由地在全球範圍內流動。香港是跨境金融中心之一,也是自由港,方便海外投資、留學、就醫和生活,可以說是進退自如。同時,香港的財富受到香港法律的嚴格保護。在有爭議的財產糾紛案中,內地法院執行財產凍結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在香港,申請財產凍結令的門檻很高,法庭不會輕易批准。

03

法律監管

經常有人謠傳香港保險不合法或者沒有保障,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銷售對象是香港本地人、外國人還是中國內地人,只要保單在香港簽署,就是合法的保單,只有在香港境外簽署的才是非法保單。在香港,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有完善的處理流程。內地人士如果遇到保險糾紛,可以去香港保監局成立的保險索償投訴局維護自己的權益。實際上,香港保險是嚴格審查、寬鬆理賠的,理賠糾紛的比例非常非常小。


※ 2017年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數據04產品類型及創新

目前,香港保險市場的主流產品包括重疾險、儲蓄險、壽險、萬能險和醫療險。這些不同類型的產品各具特色,通過它們獨特的架構和運營優勢,能夠滿足市場對多樣化保障需求的追求,同時也為資產規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05方案架構

眾所周知,內地保單的主要架構包括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被保險人不能更改;在投保人方面,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更改(通常是在原投保人去世、無法履行保單義務和責任的情況下);受益人可以更改,在保單生效後,投保人可以隨時更改。相比之下,香港保險在架構上與內地保險相似,但在變更條款上更為靈活。香港保險可以進行被保險人變更,同時在簽約時就可以選擇保單延續選項,簡單來說,就是在簽約時就可以設定第二持有人和第二受益人。

06運營優勢

港險在運營方面,從投保新契約至身故金理賠及領取環節,有不少區別於內地的優勢。1、隔代投保方便內地保險目前隔代投保的受益群體較少,保險公司一般只針對大客戶定製該項服務,同時各項限制要求較多。香港保險的隔代投保要容易很多。港險隔代投保契約已發展的很成熟,提供關係證明或進行關係宣誓即可,覆蓋的產品線亦非常齊全,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隔代投保事項,實現財富跨代傳承。2、醫務及財務核保優勢香港的免體檢保額非常高,可以滿足中產及兒童的高配置需求。成人重疾免體檢額可高達100萬美元左右兒童重疾免體檢額可達60萬美元左右壽險免體檢額亦可高達100萬美元左右在財務核保上的要求也更寬鬆,一般超過100萬美元才需提供個人財務證明文件;證明文件的類目也非常多樣化。3、身故金領取靈活港險的身故金類信託領取已是保單標配,投保人可按需定製整筆或分期領取。


保險在金融工具中具有獨特的地位,高凈值客戶常常選擇購買大額保單進行資產規劃。香港保險的中長期收益表現優秀,同時由於其保險本質、不斷升級的功能以及地域優勢,使得在財富傳承、婚姻規劃、企業資產隔離以及移民稅務等方面具有更大的潛力和可能性,為客戶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此外,香港保險公司還在持續優化和升級相關功能,以進一步發揮保單在傳承方面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