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MACD」出現這8種形態,必直線拉升,別猶豫,第一時間進場

我一個很好的朋友,是乒乓球高手。這也是我的業餘愛好。經常和他一起學習,比如乒乓球的正手拉球,他會教我很規範的姿勢,比如膝蓋要彎曲多少度。手腕要與手肘的角度多大。擊球應該用拍面的哪個點位。拉弧圈球時,腰部如何發力等。我自問學的很規範標準了,但和他開局,無論打多少次,一次都沒贏過。我問他原因。他反問我怎麼打的。

我說,你球過來,我第一個思路是調整動作,想下這樣的球應該削一板,還是拉一板,還是輕輕搓一板。他笑笑,說:那你輸定了。他從來不去想怎麼打,5歲就開始練的技術,早就融化到他的感覺中了。無論我打什麼球,他隨意揮拍,都是非常合理精彩的回擊。根本不用思考。完全靠的是球感。後來,我明白了,我基本動作練的再好都沒用,因為我沒有他那樣的球感。

炒股何嘗不是如此。之前他學校搞一個大學生模擬炒股比賽。他給了我兩個賬戶,一個月後,結果出來了,全校前三的成績,第一和第二都是我幫他炒的。贏了兩個MP4。他很奇怪我是怎麼炒的。其實說來很可笑。

那個月,我感覺大盤並不好,至少有半個月是空倉的。他天天問我,哥,怎麼賬戶都沒買股票?我的答覆就四個字,感覺不好。他說他同學他們都買了,比如某某票等等。我說他們買他們的,反正我不買。

而那個月,我只做了兩次,一個是中信海直,拿了兩天賺了15%,還有一個是海王生物,當時的禽流感概念,拿了5天賺了30%左右。兩次獲利,複利50%左右。其實當時大盤確實不好。

當然,這樣的感覺我不是經常有,也不是每次都對。畢竟我是人,不是神。所以我給自己定一個規則,一旦判斷錯誤,跌2%就立刻離場。

大虧後那兩年,每天16個小時的研究股票,收盤後花4個小時看完兩市所有股票的K線和分時線。大家可能無法理解那是什麼樣的感覺。看著枯燥的K線,每天重複的看。那是一種極度厭倦,極度噁心,極度反胃的感覺。

我感覺自己是從地獄裡走出來的。只有經歷過那種地獄般的磨練,才會培養出一種盤感。而這樣的盤感,卻不是經常都有。很少很少。越少才顯得準確和珍貴。大部分時間,我對大盤和股票,是沒任何感覺的。當然,我現在每天看盤時間也就幾小時,每天最重要的是復盤,偶爾有鐵粉過來讓我分析分析,我才會認真看看。

技術分析學到最深的地步,讓我對這個波詭雲譎的市場充滿了太深太深的敬畏。

很多經驗和教訓,確實是在親自踩坑之後,痛了後悔了才會悟出來的。

這些經歷和教訓我會定期寫一篇投資類的文章,也算是記錄一下自己的生活,到老也有一個回憶的地方,有時間也愛寫一篇投資經驗和心得,渡人渡己。

所以,這些教訓,在短短几分鐘內,肯定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但多思考一下,總歸能有一點記憶的痕迹,總是好的。

今天布衣想分享的是:但凡「MACD」出現這8種形態,短線必直線拉升,別猶豫,要第一時間進場!

MACD指標中的DIF和MACD、DIF和DEA兩線,按照其金叉時在零軸上、下的位置,和金叉前是否發生過死叉、死叉發生的位置,有八種形態圖形,它們分別是:佛手向上、小鴨出水、漫步青雲、天鵝展翅、空中纜繩、空中纜車、海底電纜和海底撈月。

1、佛手向上

DIF與DEA金叉後,隨股價上行而向上,接下來又跟著股價回調而向下。通常是主力洗盤時,股價回調使得DIF回調到MACD線附近後,DIF線立即調頭向上,形成佛手向上的形態。此時的均線系統往往是多頭排列。

2、小鴨出水

DIF在0軸以下金叉DEA線以後,並沒有上穿0軸或上穿一點就回到0軸之下,然後向下死叉DEA,幾天以後再次金叉DEA線,該形態為股價在下跌探底之後,拋盤窮盡之時呈現的底部形態,應理解為見底反彈信號,可擇機入市。此時的均線系統往往是空頭排列

3、漫步青雲

DIF線在零軸上死叉DEA線,繼續下穿零軸,在零軸或零軸以上金叉DEA。此時的K線形態往往是穿越了、或正在穿越重要的均線。該形態形成是股價在探底回升途中做盤整,也有的是築底形態,呈上攻之勢,應理解為積極介入信號,應果斷入市。

4、天鵝展翅

DIFF在0軸以下金叉DEA線,隨後沒有上穿0軸就回調,向DEA靠攏,MACD紅柱縮短,但沒有死叉DEA就再次反轉向上,同時配合MACD紅柱加長,便形成天鵝展翅形態。該形態的形成多為底部形態,是股價在下跌探底之後,拋盤窮盡之時呈現的底部形態,應理解為主力建倉區域,可擇機介入。

5、空中纜繩

DIF在零軸下金叉DEA後在零軸上運行一段時間後,股價調整、DIF也向下回調,當DIFF調到DEA線的時候,,兩線粘合成或幾乎成一線。在它們分離並多頭髮散、形成為買入時機,新的漲勢開始。該形態的出現多為上檔盤整和主力洗盤所為,股價在上升途中做短暫的盤整後,呈現強勢上攻形態,應理解為積極介入信號,果斷買入。

此形態和空中纜車的主要區別在於:它不死叉,而空中纜車發生死叉! 相同點是:它們的均線系統往往都是多頭排列。

6、空中纜車

DIFF線在0軸之上死叉DEA線,但不下穿0軸,過幾天即再次在0軸以上金叉DEA。該形態的出現多為上檔盤整,主力洗盤所為,股價做短暫的調整後,呈現強勁上升動力,可理解為積極介入信號,可果斷買入,如能連續放量更可堅決看多。

7、海底電纜

MACD在零軸下運行一個月以上的較長時間,DIF在零軸下金叉DEA後,兩線粘合成一線、數值幾乎相等,兩線一旦開始向上多頭髮散,就可考慮買入。0軸以下的海底電纜形態的形成,多為股價在下跌探底以後,拋盤窮盡時呈現的底部形態,這時主力介入,進入壓箱底吸貨所致,應理解為擇機入市。

8、海底撈月

DIFF在0軸以下產生的二次金叉,表明該股打底完成,開始走出底部,可以擇機介入。此時的均線系統往往是多頭排列,而股價卻又在重要均線下方。

在當下行情下,很多朋友炒股虧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主要是缺乏正確的交易模式應對突發事件(如政策刺激)。想要在弱肉強食的股市中生存,沒有一套盈利方法技巧和自我保護的紀律是不行的,想學習更多解套秘籍、抓龍頭戰法,布衣有經過10年驗證的擒牛絕招、跟庄技巧、龍回頭戰法等,了解市場,看清市場操作軌跡!

交易的快和准,來自專註和靜定,也是布衣一直堅持的心態,今天也一併分享給有緣看到本文的散戶朋友,一定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靜,在一些哲學、宗教或修身處事方法中,被奉為最高的境界。心無掛礙,專註於當下,便是成功地走進了「靜」的境界。

躁,容易亂,亂了,也就做不成事了;靜,則生定,定了,就容易把事情做成。

炒股和做其他事情相比,更需要靜,因為股市撲朔迷離、變化萬千,又是分分秒秒在波動,比較容易讓人「意亂情迷」,亂了就容易虧,所以股市虧錢的是大多數,只有少部分能靜下來,或者比別人少亂一點的人,才能相對勝出。

在交易中,靜分為「心靜」和「身靜」。

做日內短線的人,整體上身應該是靜的,但不能完全靜下來,因為要手一直動才能抓到行情,並且動的時候還要快,進場要快,出場也要快,進場要儘快搶到價格,出場也是如此,搶到好的價格就能多賺一點。

做日內短線,心必須靜,只關注在一個點上。除了盤面(比如盤口數字的跳動、數字跳動的速度、數字變化的大小、成交量持倉量的變化、形態的變化等),心無旁騖,進就進了,出就出了,賺就賺了,虧就虧了。除了做好當下的這一筆交易,沒有任何雜念。

波段或中長線,則是要「身心俱靜」。沒有機會不動手,不被盤面的波動所誘惑。而機會出現時,則要快和准,就像狙擊手,或狩獵中的獵豹一樣,埋伏起來,一動不動,等待目標進入射擊範圍或獵捕範圍,有把握時才出擊,並且追求一擊必中,萬一不中,則要馬上撤退,否則就暴露了自己。

做交易,不管是短線還是中長線,只有讓自己靜下來,才能做到出擊時的快和准。靜是等待的狀態,是讓自己全神貫注地伏擊,當各類機會出現時,心靜才能分辨出哪一個機會是屬於自己的,或是風險很低收益較高的,是值得嘗試的,這樣就有了「準頭」,能夠提升出手的勝率;同時伏擊時靜得心無旁騖,只關注適合自己的機會是否出現,一旦出現,就馬上動手,以最快的速度把屬於自己的機會抓到自己的手中,當然在獲得利潤時,也能迅速兌現利潤,在有風險時更能迅速逃離風險。

如果靜不下來,心有雜念,身有異動,則在行動時,要麼慢了,錯失了機會,或是少賺了錢、多虧了錢;要麼是「亂的快」,即是沒有預備、沒有計劃、沒有應變、沒有準確性、沒有分辨力甚至是沒有目標的快,這種亂的快還不如快,因為亂的快只會讓你虧得更多。

大多數人的夢想是什麼?是技術分析學到一定的境界。可以點石成金。可以今天說某股漲,某股就必漲。可以朋友之間吹牛,朋友隨便問你什麼股票,你都能兩秒鐘告訴對方下面是漲是跌。很遺憾,這個只能是夢想,夢中想想。 就算有了這樣的盤感,離成功還很遠。

你得控制你的貪婪,恐懼,賭性等種種情緒。就像真正超一流的短線高手,他們隱藏在民間。他們學的技術分析也許你也懂,但你沒他們的盤感。就算你有了這樣的盤感,你也沒有他們那種極端的自控力,空倉忍耐的毅力。他們不輕易出手的,但只要出手,都是必殺一擊!

股市不是一個人多力量就大的地方。不是那種三個臭皮匠,抵得上一個諸葛亮的地方。你沒有盤感和徹底的自律性,學再多的技術分析都是空洞無用的。盤感和自律性靠什麼來?實踐!

我是布衣叔,一個經過幾輪牛熊炒股近二十年的老股民老槍手,以上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我的最大的願望就是幫助60%以上散戶脫離虧損的苦海。關注我了解更多股市技巧和資訊,帶你看穿趨勢輕鬆獲利。人賺不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在股市,除了不斷學習就是不斷學習。

我本布衣,因炒股而得些許經驗,立志分享所學所悟,幫助股民建立交易系統,不求聞達於諸股民,但求幫大家不虧錢,能小賺就感恩了,感謝大家的閱讀!#記錄我的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