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宋祖鋒 通訊員 王文韜 譚格
2023年以來,即墨區通濟街道以爭當產業發展、城市品質、民生保障、社會治理、作風能力「五個排頭兵」為目標,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前,以實幹實績促進通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以點帶面,優化營商環境
爭當產業發展排頭兵
即墨區通濟街道注重發揮項目示範作用,加快推進市級重點項目龍王河綜合體,目前已完成酒店主體施工,進入裝修階段。為盤活土地資源,通濟街道深挖低效用地,為產業項目預留900畝發展空間,總投資10.2億元的京東5G智能電商產業園等6個項目已列入土地徵收成片開發方案。
做好產業轉型謀劃,為即發集團等6家企業申請青島市企業技術改造設備投資獎補,組織10家企業申請小微企業創新轉型政策,組織21家企業申報2023年度高新技術企業,鼓勵和扶持企業轉型升級。為20家企業與銀行業牽線搭橋,滿足企業融資需求。推行「一站式」審批服務,簡化企業證照審批流程,提升企業滿意度。
推進城市服務業發展,2023上半年通濟街道轄區批發、零售、餐飲企業營業銷售額同比增長53%。打造「馬山葡萄」「埠南有機小米」等特色農業品牌,探索發展鄉村文旅產業,帶動鄉村產業振興。
著眼全局,推進城市更新
爭當城市品質排頭兵
建立城市更新「一盤棋」思維,參與保障全面融青道路建設。加快藍谷至機場快速路通濟段征遷進程,涉及的4個村莊、268畝土地、6.8萬平方米建築物的拆遷簽約推進至85%。石林三路南接藍鰲路工程已完工,站前路北接青威路工程完成拆遷,優化即墨城區西部交通。
高效推進1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工程量進度達65%,惠及居民6737戶。下泊片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面梳理土地規劃,研究建設資金渠道,徹底解決阻礙項目推進的瓶頸問題。
投資4700餘萬元建設育英廣場,計劃11月完工。推進6處街角公園建設,目前已完成3處,為居民提供更多城市休閑空間。
以人為本,增進民生福祉
爭當民生保障排頭兵
即墨區通濟街道持續推動基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投資2.8億元的實驗三小惠欣路分校和投資近1億元的郭庄小學改擴建項目已於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增加學位1500個;配齊配強師資力量,組織「通濟名師」評選活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注重養老扶弱事業,為轄區內2550餘名老年人提供基本居家養老服務和家庭醫生個性化服務,開設長者食堂為50餘名老年人提供餐食。積極救助殘疾人、貧困戶、困境兒童等各類困難群眾。
推進「數字通濟」建設,藉助網路媒體平台及時了解和回應群眾訴求。同時,廣泛徵求民意,傾聽群眾呼聲,收集民生實事項目230個,已完成183個,完成率79.5%,變民生短板為惠民實事。
扭緊安全「總閥門」,時刻高度警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問題,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和常態化隱患排查,為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提質增效,細化基層管理
爭當社會治理排頭兵
開展「城市社區治理年」活動,優化城市社區布局,將原23個城市社區優化為32個,構建「1個城市社區治理中心和平台,3個治理功能板塊,6個城市中心社區,32個城市社區,3種治理服務類型」的社區治理架構。
通過公開考試、競爭上崗選拔社區正副職15人、專職工作者46人,組織開展城市社區初任培訓、「擂台比武」,打造一支基層治理人才隊伍。抓好網格員培訓工作,開展網格員「入戶入心」行動,延伸基層治理觸角。
打造11個「紅色驛站」黨群服務站,為新就業群體、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者提供飲水、充電等13項免費服務,經驗做法得到、等30餘家媒體報道。組建「濟英才」大學生志願服務隊,發動大學生參與社區工作,開展志願輔導、志願觀影、愛心義賣等活動,為社區治理增添青春正能量。
持而不息,錘鍊過硬隊伍
爭當作風能力排頭兵
開展科室精減優化、人員匹配下沉、中層選拔競爭等工作,營造「全體起立搶凳子」氛圍,合理匹配「人、事、崗、責」,倒逼工作作風轉變。實施「薪火相傳」導師幫帶工程,16名區管幹部與23名年輕幹部結對,厚植人才沃土。
堅持以制度管人、以紀律嚴人,緊盯項目落地、政策落實等關鍵環節,把握嚴管厚愛尺度,運用監督執紀保護黨員幹部,提振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突出實幹實績考核導向,鼓勵黨員幹部「比群眾早邁一步、多邁一步」,讓有為者有位、讓吃苦者吃香、讓實幹者得實惠。
下一步,即墨區通濟街道將繼續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擔當和「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定力,打造產業發展、城市品質、民生保障、社會治理、作風能力新高地,為即墨加快建設活力宜居幸福現代化新區、爭當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新引擎、打造青島發展格局重要增長極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