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票據存托機構:商業銀行從事標票業務優勢有哪些?一定要看

標準化票據為供應鏈金融發展提供了新的工具,為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帶來了資金活水,也給熟悉票據和債券市場業務的金融機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標準化票據的各參與方中,存托機構作為開拓標準化票據業務的一個重要角色,可以說是走在市場創新的前沿。從銀行、券商角度來看,目前標準化票據市場發展呈現何種特徵,未來又將發展出何種業務趨勢?

標準化票據存托機構:商業銀行從事標票業務優勢有哪些

標準化票據存托機構要求

根據管理辦法對存托機構,符合以下條件的金融機構法人可以申請以存托機構身份接入票交所,開展標準化票據基礎資產歸集、管理創設及信息服務等業務。

1)熟悉票據和債券市場業務的商業銀行或證券公司

2)具有與開展標準化票據存托業務相適應的從業人員、內控制度和業務設施等;

3)財務狀況良好,組織機構健全,內部控制規範,風險管理有效;

4)信譽良好,最近兩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5)法律法規和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在權利與義務上,存托協議應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和存托協議約定,完成每隻標準化票據相關的登記、託管、信息披露以及協助完成兌付、追索等,督促原始持票人、承兌人、承銷商等相關機構履行法律法規規定及存托協議約定的義務。

已發行標票存托機構構成

截止目前,根據披露的產品創設信息,共有9家銀行和7家券商擔任了存托機構,為中小銀行、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合計創設了57單標準化票據創設文件,累計規模約61.18億元。

從參與主體來看,存托機構主要為熟悉票據和債券市場業務的商業銀行或證券公司。從業務發展情況來看,目前標準化票據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開展相關業務的業務的存托機構多以國有大行和頭部券商為主。


標準化票據存托機構:商業銀行從事標票業務優勢有哪些


其中,已作為存托機構發行產品的9家商業銀行,共創設28單,創設規模合計約為18.78億元:江蘇銀行(3單)、寧波銀行(7單)、平安銀行(2單)、浙商銀行(3單)、中信銀行(7單)、招商銀行(2單)、浦發銀行(1單)、興業銀行(1單)、杭州銀行(2單)。


7家證券公司共創設29單,創設規模合計約為42.39億元:國泰君安(8單)、平安證券(3單)、華泰證券(4單)、海通證券(8單)、國元證券(4單)、華英證券(1單)、國金證券(1單)。


標準化票據存托機構:商業銀行從事標票業務優勢有哪些


從作為存托機構的各自優勢來看,銀行更為熟悉票據業務,掌握更多渠道優勢,券商具備一定的債券產品發行經驗。從各自發行數量來看,銀行和券商勢均力敵。前期,銀行在首批標票的產品發行數量上佔據主導;近期,券商「異軍突起」,在發行單數上持續反超銀行。但從整體發行規模來看,券商「一騎絕塵」,發行規模更高,佔總體規模的近三成。


標準化票據存托機構:商業銀行從事標票業務優勢有哪些


商業銀行從事標票業務優勢

標準化票據作為創新性品種,以商業匯票作為基礎資產,是商業銀行票據業務的新藍海。作為標準化票據的存托機構需要對票據業務有較深認識,既要掌握原始持票人的票據類型、價格、期限等等信息,又要能夠了解當前票據市場、資金市場的價格,具有較強的信用定價能力等。

相較其他參與機構,商業銀行更為熟悉票據全生命周期流程、業務規則等,因此在打通標準化票據的各個環節上也更具優勢。有開展票據承兌、直貼等業務的充足經驗,和相應完善的制度系統人員建設,在對接資產與資金方兩端具有更多渠道優勢。

作為貨幣市場工具,標準化票據聯通票據和債券兩大市場,參與標準化票據業務,商業銀行的票據業務範圍和交易範圍得到進一步拓展,在增加中間業務收入的同時,也有利於促進銀行提升對票據業務的合規管理,進一步提升提高票據綜合融資服務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來源:標票通

(天下通商貿-讓電票學習更簡單,做電票知識普及的領航者,面對商票痛難點不再困惑,關注「讓電票學習更簡單」抖音號,獲取全套「商票到期不能兌付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