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趙景緻 每經編輯:廖丹
近日,招商銀行(SH600036,股價31.63元,市值7977億元)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
28日,招行召開了中期業績交流會,管理層就碧桂園合作、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凈息差收窄、未來零售業務目標等市場關注話題作出了回應。
房地產風險化解接近尾聲
招行行長王良指出,房地產風險給招行帶來的影響體現在三方面:一是表內貸款;二是理財投資的房地產企業發行的資產證券化產品等;三是私行代銷的信託計劃。
半年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末,招行房地產相關的實有及或有信貸、自營債券投資、自營非標投資等承擔信用風險的業務餘額合計4360.83億元,較上年末下降5.88%;理財資金出資、委託貸款、合作機構主動管理的代銷信託、主承銷債務融資工具等不承擔信用風險的業務餘額合計2475.47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7.58%。
「經過這兩年的時間,現在基本上風險化解都已經接近尾聲。我認為經歷這個過程後招行能夠更健康地發展。」王良表示。
據半年報,房地產不良方面,截至上半年末,招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5.45%,較上年末上升1.46個百分點。招行副行長朱江濤表示,如果進行比較樂觀的判斷,大概率招行房地產行業不良貸款率的拐點會在今年年內出現。
「如果看不良貸款率,6月末我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率是5.45%,比年初上升1.46個百分點,主要也是受制於不良資產處置滯後性的影響,這點也與我們年初的整體判斷基本一致。」朱江濤如是表示。
朱江濤指出,上半年招行房地產不良貸款生成額為4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比較大幅度的下降。預計下半年房地產不良貸款生成額與上半年相比會略有上升,同比還會下降,全年房地產的不良貸款生成會有比較明顯的降幅。所以整體來看,對於招行房地產風險的判斷是房地產不良貸款生成的峰值應該是在2022年。
關於碧桂園的合作和敞口問題,朱江濤指出,目前招行和碧桂園的合作額度與招行在行業市場的地位基本上相符。
「從具體結構來講,我行境內自營業務敞口佔全部合作金額的87%,這部分基本都是項目融資,項目端貨值對債務的覆蓋倍數在1.5倍以上。」朱江濤表示,後續招商銀行也會持續關注風險,進一步加強對項目端的管理。
對於境外自營業務敞口、不承擔信用風險業務所涉及的碧桂園合作情況,朱江濤介紹,境外的自營業務敞口佔比是5%,主要是境外的銀團貸款,擔保方式是信用,一旦主體違約,這部分業務的風險相對比較大。不承擔信用風險的業務佔比是8%。其中,私行代銷佔比4%,這筆業務大概率會在年內收回結清;理財標準化產品投資佔比4%,這部分業務的風險已經在產品端凈值波動中得到體現。
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是大概率事件
對於近期市場呼聲很高的存量房貸利率下調,行長助理彭家文判斷,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是勢在必行,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來看我們已經制定了相應的預案,但還沒有最終的方案。」彭家文表示,現在主要考慮是有很多因素需要兼顧好。
比如說如何兼顧好因城施策的問題,在因城施策的同時又怎麼考慮好公平性的問題,還有銀行系統能不能支持的問題。這些都特別複雜,各個城市、各個分行不一樣,很多客戶的情況不一樣,都要考慮到。「總體來看我們會在央行的指導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穩妥地推進實施,這是我們的考慮。」
對於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影響,彭家文表示招行內部做了測算。「從測算的結果來看總體還是可控的,應該還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彭家文表示,存量房貸利率的調整不能光看對短期財務的不利影響,長期來看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接下來會穩妥實施。
凈息差方面,招行半年報披露,上半年的凈息差為2.23%,較上年同期減少0.21個百分點。「我認為接下來NIM(凈息差)的管控壓力還是很大。這裡面除了外部經濟環境、經濟增長承壓的大背景,其實也有一些政策性的因素。」彭家文指出。
「比如說LPR貸款利率下調的空間還是存在的,比如說大家關注的存量房貸利率的調整大概率要實施。這些因素可能都會對接下來的NIM帶來比較大的壓力。」彭家文認為,正面的影響也是有的:第一,大概率事件是在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機制下,商業銀行自發地下調存款利率勢在必行。第二,當前的貸款利率,由於供求關係導致的貸款利率過低的狀況,利率自律機制也會加強管理。此外,從宏觀環境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的韌性還是比較強,相信假以時日一定會恢復增長的態勢,這也會帶來比較寬鬆的環境。
零售業務未來要整體發力
零售金融業務方面,據半年報披露,招行零售金融業務稅前利潤517.80億元,同比增長11.59%,占集團稅前利潤的56.97%,同比上升1.48個百分點;營業收入989.61億元,同比增長1.42%,占集團營業收入的55.45%,同比上升0.97個百分點。
招行行長助理王穎表示,招商銀行的零售業務走到今天,能有這樣的領先優勢,是因為在招行零售大的體系下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具備了領先優勢。
「無論是我們的財富管理、私人銀行、信用卡,還是零售信貸,無論是從AUM(零售客戶總資產)的角度,還是從MAU(月活躍用戶)的角度,所有這些共同構建了招行整體的零售優勢。所以我們零售未來的發力點不是單個發力,而是整體的發力。」王穎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零售資產業務、財富業務都會受到資本市場周期的影響。招行行長助理王穎表示,相較於過去,零售目前的發展不是一個順境的上行期,而是一個逆境下的調整期。
對於未來招行的零售業務,王穎表示,從總量來說,希望零售資產業務的規模、零售的營收、利潤的貢獻、非息收入對全行的貢獻在保持目前50%多的基礎上,未來增長到60%左右,雙A係數(AUM/Assets)從1.2持續增長到更高。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