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託 感恩奮進|走進安徽至信,感受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的強大動能

大皖新聞訊2018年以來,六安市深入實施綠色振興趕超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推進工業強市建設,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上持續發力,成效顯著。位於六安城東的安徽至信科技有限公司,是重慶至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安徽省成立的第二個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及配件的研發與製造。該項目從建設到投產僅用時6個月,再一次刷新了「金安速度」。

8月2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走進安徽至信的生產車間,感受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的強大動能。

項目從建設到投產僅用時6個月,刷新「金安速度」

安徽至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11月,項目總佔地200畝,分兩期實施。新建年產100萬台套汽車零部件一期項目,投資4.05億元,佔地面積135畝,建設地點位於六安城東長淮路以南、西湖路以東、山源路以北、新陽大道以西,總建築面積約6萬平米。配置開卷線、落料線、串聯液壓自動化、熱成型自動化線、激光切割機、電焊機器人等設備。該項目從建設到投產僅用時6個月,也就是說,該項目是2022年動工的,當年12月份就開始生產了,再一次刷新了「金安速度」。

車間里機器轟鳴工人忙碌,機器人更是大顯身手。

8月2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在安徽至信科技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工作人員吳志敏的帶領下,走進該公司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配件生產車間。

大皖新聞記者看到,在巨大車間的東北角有許多台機器人在不停忙碌著,給一條幾十米長的加熱爐輸送材料。該生產線工人劉昌祥和兩名同事坐在加熱爐另一頭的控制台前,緊盯著顯示屏上的數字。「機器人負責吸料,然後送到加熱爐里加熱,爐子里的溫度能加到930攝氏度左右,高低差一般控制在不超過30攝氏度。」等板材加熱符合要求後,就會送到壓機模具上進行擠壓成型,然後進入下一個加工環節。「我們一天下來,最大能達到2500到2700個壓次。」吳志敏說。

隨後,大皖新聞記者來到該車間2230T機器人生產聯線,據介紹,這條生產聯線十分先進。工人張健超正在控制生產聯線上的機器人,「都是用電腦控制,一旦有問題,我們就會及時去處理。」他說,這個生產聯線一天能生產3種產品,鈑金產量可達到5000到6000個。

「我們的工人只有450人左右,但自動機器人就有200多台。」該公司綜合管理部吳志敏說。

蔚來長安等新能源汽車「量身定製」配套產品

大皖新聞記者又來到該車間衝壓生產線,只見1500頓三次元生產線(衝壓機)正在不停運轉,它的產品是汽車鈑金件,比如汽車門框、頂蓋、輪轂罩內板等,目前生產的汽車配件品種可達七八十個。

工人吳修海正拿著小砂輪給剛剛下線的鈑金產品打毛刺。他表示,他一天打毛刺不低於400個,產品種類很多,需要小心仔細地檢查,打磨合格後疊放進產品框里,然後進入下一道工序。

大皖新聞記者隨後來到「蔚來SPR1號」生產線,幾名工人和很多台機器人相互配合。一名名叫嚴俊的工人正在碼放從機器人生產線下來的鈑金產品,他告訴記者,該產品是蔚來汽車的輪罩。

「我們不僅給蔚來汽車生產配套產品,還給長安汽車生產配套產品,大眾汽車也有一小部分產品在這裡生產。以後還會給其他新能源汽車廠家生產配套產品。」吳志敏說。

六安營商環境越來越好,該項目今後還要建設二期

關於安徽至信科技有限公司在六安的發展,吳志敏介紹說,他們集團在合肥還有一個生產基地,與六安這個基地在生產上是相互關聯的,六安生產基地主要生產蔚來和長安(汽車配套產品)。關於六安的營商環境,吳志敏說:「我們的生產生活都挺可以的,政府對我們這塊很重視,各方面的優惠比較大,有什麼困難跟他們反映的話,響應速度是很快的。」

據悉,安徽至信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年產值約為5個億。下一步還將建設二期,二期主要是研發中心和生活設施等。

大皖新聞記者還了解到,自2018年以來,六安市深入實施綠色振興趕超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推進工業強市建設,錨定爭先進位目標,推深做實工作抓手,著力壯強工業骨骼,工業經濟發展實現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2022年,新能源產業累計實現產值占規上工業10.9%,產值同比增長16%。2023年1-6月,新能源產業同比增長35.5%,全市簽約智能電動汽車配套產業項目48個、總投資445.39億元,已開工項目41個、總投資297.19億元。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編輯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