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苦日子還未到頭?凈利潤大跌68.7%,終端業務還在下滑

近年來,因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營收、利潤驟降,特別是終端業務出現了直線下滑。為此,華為也過起了「苦日子」,任正非甚至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可見華為近年來的處境有多難。

不過,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2023年新年致辭里表示:2022年是華為逐步轉危為安的一年。本以為華為要擺脫「苦日子」,但其最新的年財報數據卻不好,其凈利潤大跌了68.7%,終端業務還在下滑。

難道華為的苦日子還未到頭?

據華為2022年度財報顯示,2022年華為實現了6423 億人民幣的全球銷售額,同比增長了0.9%,而凈利潤為356億元,下降了68.7%。

其中,2022年運營商業務收入為2840億元,同比增長0.9%;企業業務本年度收入為1332億元,同比增長30%;終端業務本年收入為2145億元,同比減少12%;其他業務收入為107億元,同比增長14%。

通過這些關鍵核心數據可見,2022年華為營收幾乎沒增長,凈利潤卻下降了68.7%,這幾乎是投資界的大地震。並且,終端業務還在持續降低,還未走出困境。

財報一出,很多人表示華為依舊在「風暴中」,是不是它的「苦日子」還未過完?

不得不承認,華為依舊還有不少困難,甚至老美可能會在5月份全面斷供華為,限制美企向其售賣4G晶元。如果真是如此,那華為手機業務還可能受影響,終端業務還可能會出現下滑的情況。

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來看,或許,華為日子過得確實「苦」。但是,有些數據也不容忽視。

財報中顯示,華為2022年研發費用為1615億元,佔全年收入的25.1.%。上一年度,華為研發費用為1427億元,與之相比,2022年同比增幅為13%。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為加大了研發投入,也是為「改變苦日子」做準備。

事實上,華為一直在增加研發投入,近十年已投入9773億元,特別是近3年,華為在研發上更是捨得花錢。

3年的研發投入,華為實現了三大基礎軟體(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全自研。開發了78款軟體/硬體工具的替代,保障研發作業的連續;完成晶元14nm以上EDA工具國產化,2023年將完成全面驗證;自研了鴻蒙OS、GaussDB資料庫等軟體。

同時,華為在3年內,還完成了13000+顆器件的替代開發、4000+電路板的反覆換板開發等。現在,華為的電路板才穩定下來,因為她有了國產的零部件供應了。

所以說,華為經營所得當中,有四分之一用在了研發上、花在刀刃上,並不是實現利潤增長能力不行。

另外,從華為業務營收方面來看,其總營收金額同比增長了0.9%,雖然說這幾乎是沒什麼增長,但可以看得出來,華為正在逐漸「轉危為安」。

在華為三大業務中,運營商業務的基本是平穩的,從2018年到2022年未出現大的波動。2022年營收2840億元,比上一年有少量增長,說明華為5G、通信業務不用擔心,依然在如火如荼的建設。

其次,華為的企業業務更不用愁,多年來一直在增長,也算是華為營收的一個有力增長點。據了解,其企業業務涉及範圍也廣泛,既有多行業性解決方案,也有基於煤炭、港口、園區等多場景化解決方案,這些業務後續發展空間也大。

最後來看看華為的終端業務,2022年營收相比2021年也只差300億不到,與之前相比下滑趨勢明顯趨緩了。其中緣由大夥都知道,華為一直努力改善供應鏈,因而手機發布的節奏似乎已經恢復了,未來,這項業務說不定還有可能不降反升。

整體上來看,華為凈利潤大跌68.7%,終端業務還在下滑,只是反應出華為當下正在面臨和解決的問題。即便是有困難,但華為依舊在解決這些困難,這並不代表著這華為「苦日子」還未走到頭。

目前,華為已努力地活下來了,不久,還將王者歸來。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