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鎖具產教融合人才培訓中心」落戶廣東小欖

□ 本報記者 陸 俊 文/攝

近日,「中國智能鎖具產教融合人才培訓中心」正式落戶「中國智能鎖具產業基地」廣東省小欖鎮。該中心由小欖鎮人民政府牽頭,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授牌,由小欖鎮生產力促進中心、中山職業技術學院、中山市鎖業協會、CSLP中國智能鎖共享產業平台共同組建。

據了解,小欖鎮「中國智能鎖具產教融合人才培訓中心」為業內首家,將採取多方合作,組建各項功能模塊的形式,實現推動智能鎖產業向高質量、高技術發展方向轉型,提升產業人才素質和技術水平。該中心的掛牌成立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地方智能鎖產業產品創新研發能力不足的問題,彌補缺乏創新型技術人才的短板,同時也將為全國智能鎖產業培育優秀的創新型技術人才,促進智能鎖產業人才整體素質的提升,為推動整個智能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首個中心落戶小欖鎮並非偶然。小欖鎮五金制鎖行業歷經多年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以鎖具為龍頭的多門類五金產業鏈,凸顯了分工細緻、配套專業的特性。小欖鎮制鎖行業知名品牌不斷增加,成為工業經濟的主導產業,先後被中國五金製品協會授予「中國五金製品產業基地」「中國智能鎖具產業基地」等榮譽,在業內已具有較強影響力。

近年來,小欖鎮制鎖企業通過橫向嫁接,整合五金工藝、電子電器、無線射頻、智能製造和公共服務等傳統優勢資源,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全面進軍電子鎖、智能安防、智慧交通領域,形成了較完善的產業配套和突出的聚集優勢,智能鎖產業蓬勃發展。全鎮智能鎖生產企業超過180 家,配套產業鏈企業達5300多家,產值規模達100 億元,湧現出固力、華鋒、鐵神、曼申、楊格、櫻花、基信、金點原子、玥瑪等一大批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成為行業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智能鎖產業基地。

而隨著全國智能鎖產業的高速發展,小欖鎮本土智能鎖企業面臨著新一輪挑戰,尤其是創新型技術人才嚴重缺乏,已不能支撐智能鎖行業的轉型發展,成立一家產業產教融合中心,擴大和提升人才資源的需求日漸迫切。

中國五金製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表示,中國智能鎖具產教融合人才培訓中心授牌完成後,將根據智能鎖產業的發展特點,面向全國整合資源開展產業人才培訓,實現全國智能鎖產業人才技術素質的提升。中心將依託小欖鎮成熟的智能鎖產業鏈作為基礎,以人才引育、技術創新為重點,以強化產品鏈、知識鏈與價值鏈高級化互動機製為核心,為全國智能鎖產業培育優秀的創新型技術人才,推動整個智能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悉,中國智能鎖具產教融合人才培訓中心首批主要工作分為三部分。首先是建設中國智能鎖具產教融合人才培訓中心。培訓中心通過與中國五金製品協會、當地行業協會及高校資源、本地標杆智能鎖企業等人才培養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優勢,根據地區產業發展特點,提供場地、設備以及專業導師等培訓資源,常規化舉辦智能鎖產業相關的產品研發、晶元設計、生物識別、檢驗檢測、標準普及、智能加工等系列職業技能培訓課程,並列入全國職業技能培訓工種目錄,為完成培訓且通過考核的人員頒發行業認可的技能證書,實現參訓者「一人一證」,實現產業人才整體素質的提升。

其次是整合聯絡智能鎖行業專家。產業人才是產業技術創新、人才培訓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雙方共同整合智能鎖產業高層次人才專家團隊,主要承擔產業規劃、專項培訓、項目評審、標準制定、學術交流、重要課題研究、企業技術指導和諮詢等專項工作,特別是配合中國智能鎖具產教融合人才培訓中心形成專業授課師資隊伍,並編製智能鎖產業培訓教材,通過專家支撐,切實提高智能鎖行業的技術水平。

第三是依託雙方現有的信息資源,形成聯合機制,共享技術、產業、市場、輿論等相關信息,從信息手段確保小欖鎮智能鎖產業發展的領先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