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影響A股的4件大事:關鍵利空左右節後行情!大盤怎麼走?

  整個9月,A股市場並不太平,尤其是十一長假前一兩周,大盤出現了單邊下行。按照近期分析,A股此輪迴調主要受制於外圍市場,尤其以美聯儲加息引發的連鎖反應為首。在最近兩天的文章中,旌陽和大家全面盤點了長假期間外盤的走勢,大體趨勢是先揚後抑。不過把10月7日收盤點位和9月30日收盤點位相比可以發現,其實除了納指外,其他主要股指在A股停盤的一周內基本都是上漲的。這對於A股節後行情還是有所助益的!

  不過旌陽仍然要提醒大家,A股市場並非完全和美股走勢掛鉤,長假期間國內外的主要宏觀消息同樣會對大盤產生巨大影響!那這篇文章,旌陽就來和大盤聊聊從9月30日收盤後,一直到今天,有哪些重要消息將對節後行情產生影響?

  一,央行決定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9月30日收盤後,央行決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個百分點,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別調整為2.6%和3.1%。第二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政策保持不變,即5年以下和5年以上利率分別不低於3.025%和3.575%。

  這是近來高層穩樓市的又一重要舉措。其實在長假前一兩天,樓市就連收3項政策「大禮包」,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僅僅只是其中的一環。除此之外,放寬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以及個換購住房人所得稅優惠,最終落腳點都在穩樓市上。在地方層面上,多城首套房貸利率也有望降至3字頭,同時還有多地密集發布購房補貼

  不過遺憾的是,儘管近期政策面利好極為密集,但是房地產的銷售數據並未明顯好轉,十一期間全國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66.93萬平方米,較去年國慶假期日均成交面積下降37.7%。二手房活躍度要略好於新房。

  對於A股市場而言,房地產板塊的地位也在逐漸降低,早已不是當年的支柱型板塊。不過儘管如此,房地產產業鏈的權重仍然不小。如果密集的政策利好最終能讓樓市的回到正常軌道上來。這不僅對地產股來說是好事,對於A股大盤而言,同樣會是相當重要的穩定劑!

  二,歐佩克+宣布,將從11月起減產200萬桶石油!

  十一期間,歐佩克+同意從11月起每天減產200萬桶石油,並將限產協議延長一年至2023年底。這是歐佩克+自疫情開始以來最大規模的石油減產措施,相當於全球石油需求的2%左右。同時,歐佩克+宣布將部長級監督委員會的會議頻次由每月一次調整為每兩個月一次。奈及利亞石油部長表示,歐佩克+希望油價處於90美元/桶附近。

  這是整個假期能源市場的一條重磅消息,不亞於北溪-1號管道被炸。由於這次歐佩克+宣布減產的力度過大,無疑將引發市場對於原油供需關係的擔憂,並造成長假期間國際油價出現五連陽強勢反彈。從9月26日節前低點算起,到10月7日時WTI原油累計漲幅已經超過20%!

  對於A股市場來說,國際油價飆升是短期利好。因為強勢油價利好覆蓋到了油氣開採、煤炭、天然氣、港口航運等諸多板塊。這些板塊基本和歐洲能源危機大主題重疊,如果這些板塊因為強勢油價走高,除了會對大盤形成支撐外,也會讓整個市場新增一條投資主線,這對於增加市場交投活躍度也是有好處的。

  不過油價上漲卻是長線利空,將增加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好在我們大家都是短線投資者,更加註重大盤的短期運行方向。

  三,美國9月非農新增26.3萬超預期,失業率處50年最低!

  周五,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6.3萬人,為2021年4月以來的最小月度增幅,好於預期的25.5萬人,前值31.5萬人。美國9月失業率3.5%,位於50年來最低的水平,低於預期的3.7%,8月前值為3.7%。

  數據顯示,美國9月平均每小時工資同比增5%,預期增5.1%,8月前值增5.2%。美國9月平均每小時工資環比增0.3%,預期增0.3%,8月前值增0.3%。整體看,美國時薪增速雖然較8月略有放緩,但仍處於歷史高位。

  美國的非農數據應該是整個十一假期最重要的一條消息了。非農數據向好,表明美國經濟增長較為穩定,本應是利好,但對於資本市場來說,卻不是好事。原因在《10月A股市場展望:長假期間內外環境已發生劇變!止跌概率達7成?》一文中,旌陽已經指明,「這個好消息卻代表著更加收緊的貨幣政策,無疑增加美聯儲11月初繼續大幅加息的底氣!」

  所以10月中旬美國的CPI數據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CPI數據仍然維持在高位,那麼美聯儲11月初有較大概率繼續大幅加息;反之,如果9月CPI出現穩步回落,那麼美聯儲大幅加息的動力也會小很多。

  對於全球資本市場而言,在美國9月CPI數據出爐之前,恐怕又會陷入敏感的猜忌時刻,任何波瀾都會造成各國股市出現劇烈震蕩,這是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關注的地方!

  四,美方宣布對晶元實施新出口管制!

  10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在會上,法新社記者提到了美國商務部宣布對晶元實施新的出口管制。毛寧回應稱,美國出於維護科技霸權的需要,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企業進行惡意的封鎖和打壓,這種做法背離公平競爭原則,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也將影響美國企業的權益。

  而在稍早的時候,晶元巨頭AMD剛剛公布遠遜華爾街預期的預估三季度業績。表明美國限制對華晶元出口,不僅是對我國晶元產業鏈的打壓,同樣會對本土企業造成衝擊。

  其實在美國晶元法案頒布後,我國已經開始著手應對來自於美國方面的各項限制措施了。未來幾年將會是國產晶元產業鏈國產化替代的關鍵時刻。

  不過對於A股市場來說,這條消息仍然是短期利空。一方面,在市場環境較差時,利空消息容易被過度解讀;另一方面,晶元產業鏈的權重不小,晶元股如果因此繼續大幅走低,也會對大盤造成壓力。

  我們綜合十一長假至今的消息面來看,主要利空來自於美國的9月非農數據,以及由此產生的美聯儲11月大幅加息預期壓力。不過這則利空並不會直接作用於A股市場,多半需要匯率與美股作為媒介才能發揮作用。所以節後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是否能穩住貶值的步伐,美股是否能探明階段雙底後止跌,將會是判斷A股運行趨勢的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