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企業放棄中國市場?超7000億,美半導體「閉鎖」行動正在加速

眾所周知,雖然美晶元法案表面上是在保障美半導體供應鏈的晚上,提升美半導體的本土製造能力。但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美晶元法案一落地,加上晶元聯盟等的舉動之下,這是美半導體在為自己建築一個圍牆開始的「閉鎖」行動。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美半導體這樣的舉動是不太可能成功的,原因是美建立工廠的成本太高,同時供應鏈本身就不夠完善,然後500多億美元的補貼遠遠不夠。因此,他們覺得美半導體的「閉鎖」行動很大可能是失敗的局面。




不過儘管業內人士不太看好,但美半導體的「閉鎖」行動並未停止,而且在近日還隱隱有加速的趨勢。

據有關的信息顯示,美光科技在近日宣布將在未來的20年內斥資1000億美元,約為人民幣超7000億的資金,在美當地建立大型的晶圓工廠。目的是為了加速發展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業。很顯然,美光在為這所謂的「閉鎖」行動加碼。




而按照晶元法案出爐的規定來說,美光這是放棄了未來10年在中國市場上的投資。至於小編之所以說這是在美半導體的加速,是因為除了美光之外還有不少美企都加入到了對美晶元法案的支持當中。其中英特爾就是典型之一,先後宣布了多次建立工廠計劃,並表示未來的投資也將達到1000億美元。除了英特爾之外,還有格芯也宣布了建立新的晶圓工廠。值得一提的就是高通了,還承諾了從格芯購買價值42億美元的晶元。




很顯然,這些美半導體廠商會有這樣的舉動,都是受到了晶元法案的影響。說直白點,他們都想從晶元法案中分一杯羹。從理論上的角度來說,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大投資,美半導體本土的製造能力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這也是在加速他們的「閉鎖」行動。

只不過,個人並不是很看好。倒不是因為美本土建廠成本高,也不是因為補貼的金額少。反而恰恰是因為越來越多的美企加大投資的行為讓小編不是那麼看好美本土半導體的發展。



我們都知道,這些美企就是沖著補貼去的。誠如美光所言,要不是美晶元法案,那麼美光不會做這樣的行動。那麼我們可以認為,他們對美晶元法案的補貼細節很重視。換句話說,他們的本質已經不是是否要擴大自己的產能了,而是投資的多和少能夠和他們獲得的補貼息息相關。在過於看重利益的時候,局面一般難以可控,這就好比一開始因為這個晶元補貼英特爾等企業嗆聲的例子一樣。




一旦他們內部開始了「矛盾」,那麼相當於說是一場內耗,在這個時候還如何去好好發展本土的製造能力呢?

其次,他們是否會真的投資這麼多來建立工廠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就拿美光來說,1000億美元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近段時間美光自己的營收並不是那麼樂觀。在這個情況下,他們到底是為了補貼而畫餅還是其他就不得而知了。而要是他們都拿不出來那麼多的資金建立工廠,很有可能讓美晶元法案的補貼打水漂。在這種情況下,美半導體真的還能成功嗎?




對此,你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