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新產業」風生水起,三位徐舍鄉賢功不可沒

9月30日,宜興市人民政府與株洲中車時代半導體簽署合作協議,中低壓功率器件產業化(宜興)建設項目正式落地。

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其中宜興項目一期總投資約58.26億元,年產36萬片中低壓組件基材(基建及公共設施72萬片),產品主要用於新能源汽車領域。

令人期待的是,這個重大項目將和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環領先、先科半導體項目等一起,托舉起宜興集成電路產業的美好明天。

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市長趙建軍,中國中車集團總經理樓齊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車首席科學家丁榮軍出席簽約儀式。



​中車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榮軍,籍貫宜興徐舍鎮郵堂李瀆村,1961年11月12日出生,是我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領軍人物。

1984年夏天,擺在西南交大電力機車專業優秀畢業生丁榮軍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去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一條是去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帶著干一番事業的想法,在上大學前沒有見過火車的丁榮軍,放棄了全班唯一的進京指標,毅然選擇到株洲所報到,埋頭潛心研究火車,數十年初心不改,為建設交通強國不懈奮鬥。


經過長期努力,丁榮軍領軍的研發團隊,突破了國外對電力機車行業核心技術的封鎖和壟斷,結束了我國軌道交通機車車輛沒有自主「機芯」的歷史,推動中國高鐵實現由「追趕者」到「引領者」的角色轉換,成為了中國發展的「加速器」。

2017年,中國高鐵速度恢復到350公里每小時。未來,在無人駕駛和永磁驅動系統的推動下,以磁懸浮為領頭羊的新一代列車和智能高鐵,必將給乘客帶來更快更安全的體驗。

「除了研究時速600公里的新一代磁懸浮列車外,中國正在積極開發400公里運行速度的變軌距列車,以後旅客坐進中國的高鐵,感覺就像進入家庭影院一樣舒服。」

在不久的將來,困擾中國多年的「春運」問題將不復存在。





「十四五」,加快培育壯大接軌國際的集成電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宜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

為宜興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貢獻重要力量的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是徐舍鎮五牧村人。

在王磊領導下,中國如今已成為阿斯利康全球的第二大市場。今年上半年,阿斯利康中國區的業績營收30.57億美元。2021年度更是占整個新興市場銷售額的49%。作為中國市場上收入最高的跨國葯企,業務表現在呼吸、心血管、代謝、腎臟等多個領域排名第一。

他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宜興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牽頭籌建了宜興市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發展聯盟,被聘為聯盟理事長,推動阿斯利康大學賦能基地落戶宜興,還帶動多名宜興鄉賢院士參與家鄉生命健康產業。

目前,宜興生命健康產業已簽約和洽談中的項目累計79個、總投資超500億元。力爭到2030年產業規模達千億元,建成全國有影響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宜興重點將圍繞光伏、風電、核電、氫能等領域,放大產業集聚效應,到2025年,產業營收規模達500億元,成為長三角新能源產業製造高地。

黃富強,1969年生,宜興徐舍人,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首席科學家。他推動建成了"中科院宜興戰略新興材料研究院"。

黃富強師從「中國量子化學之父」唐敖慶,主要從事固體化學、物理、陶瓷科學、結晶學和理論化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先後在美國密西根大學、西北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以及美國西門子公司等世界名校名企任職。

他帶領的團隊圍繞能源材料設計和製備做出了系統的創新性工作。研發出的超級電容器,在同等體積下擁有超高的能量密度,每公斤高達26千瓦,相當於普通鋰電池的130倍,具有充電快、行駛里程長等顯著特點。這種超級電容器在民用領域有廣闊的使用前景,尤其是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前幾年,宜興光伏等產業迅速崛起,黃富強倍感振奮,因為自己的主攻方向——光電轉換材料及器件與光伏產業密切相關。在經過深入調查之後,他認為在目前國內光伏產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宜興光伏產業必須以質取勝,搶佔科技制高點。

2021年12月29日,在黃富強的推動下,宜興經濟開發區與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共建"中科宜興戰略新興材料研究院"。他希望將國家電能源技術前沿成果,助力家鄉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

同時,他還和徐舍鎮合作在鎮工業集中區建立環保技術示範基地,用於環保、新材料等系列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究開發。



徐舍鎮地處宜興西部,俗稱「西鄉」。據傳明代開國元帥徐達後裔落戶在此因而得名。這裡農業歷史悠久,人民勤勞樸實,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境內有著「西溪遺址」「良渚文化遺址」等人文古迹,走出了赫赫有名的前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蘇州大學教授路建美,民生加銀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張煥南、江蘇省開放大學原黨委書記彭坤明等眾多鄉賢人才。

徐勢圖強,實幹興舍。人才是關鍵。徐舍鎮圍繞建設宜興的「大板塊、核心鎮」,打造「衛星城」,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大力引導廣大鄉賢返鄉創新創業,這是徐舍崛起的重要力量,也是宜興"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