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數字經濟競爭新格局初顯 內蒙貴州搶眼

數字經濟究竟給區域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利好?

9月28日,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兼職教授、著名財經專家張捷在個人社交媒體表示:數字經濟促使中國區域競爭發生格局性變化。

張捷教授認為,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互聯網企業和實體經濟都已經不能完全拋開彼此;在數字化轉型的契機下,中西部地區將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過去一年,各地數字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近日,中國信通院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9.8%。廣東、江蘇、山東等16個省市區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萬億元,貴州、重慶數字經濟同比增速超過20%。

828 B2B企業節官方數據也顯示,內蒙古、貴州、四川等西部省份的數字化需求漲幅最為強勁,四川、貴州的數字化需求總量在全國各省份中位居前列。

何以這些西部省份的中小企業對於數字化轉型如此熱烈?這個問題就要從國內如火如荼的數字經濟談起了。

為看「雲上」好風景,政策扶持層出不窮

據數據統計,我國雲計算市場持續高速增長,2021年中國雲計算總體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達3229億元,較2020年增加了1138億元,同比增長54.42%。而在相關機構的預測中,2021-2026年我國雲上產業規模複合增長率高達25%。

數字賦能越來越多在實體經濟層面顯現出效果,更加速了雲產業落地的進程。作為IT產業變革的核心基礎技術,我國為了把握住雲計算帶來的科技產業變革,出台的配套產業政策眾多,其中就包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雲計算髮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等頂層雲計算產業規劃設計。

不僅僅在國家層面,面對雲計算帶來的產業機遇,各地也爭取推出自己的配套政策:北京最新推出的《數字經濟全產業鏈開放發展行動方案》,將以雲計算為核心技術基礎,打通數字產業各環節,實現經濟快速、穩定、高質量增長;廣州在《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數據中心建設規模的指標,並打造出「天河二號」等具有標誌意義的數據中心;而在江蘇,《江蘇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設立了「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總值比重超10%」的經濟發展指標。

可以說,雲上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勁增長極,已經各地政府的共識與明確目標了。

區域優勢配合雲上產業,各地加速數字經濟轉型

在過去,「上雲」好像是互聯網科技的專有名詞,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相繼拓展成熟,各地依靠自身區域的優勢,打造出特色雲產業的可能性,正在成為現實。

在內蒙和貴州,依靠當地價格低廉的電力能源和防災優勢,當地政府相繼引入了被定位為國家數據存儲備份和離線分析的基礎的數據中心園區項目;在甘肅和寧夏,依靠「東數西算」項目和自身在「一帶一路」的區位優勢,將相繼建成國家數據中心集群,重點發力人工智慧VR、車聯網等數據業務;在黑龍江,憑藉在機房控溫的氣候優勢和建設成本優勢,哈爾濱將被著力打造為全國大數據中心重要基地,並引入中國移動雲數據中心、中國聯通雲數據中心、浪潮大數據東北亞基地等項目。

正是因為各地在發展雲產業的過程中,意識到自身擁有著特色優勢後,數字賦能區域發展的道路才得以越走越寬闊。

中小企業發展成經濟增長重要拉力,企業雲到來正當其時

同樣,對雲期待渴求的,除了各地政府外,還有區域內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向來佔據重要的地位,一組數據來說明就是:中小企業貢獻50%以上的稅收,貢獻全國60%以上的GDP,貢獻了全國,70%左右的專利發明權和技術創新,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中小微企業數量佔全國企業總數的 99.7%。這一系列數字可以被形象的歸納為「五六七八九」。

那麼每個區域經濟中地位顯著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需要加入到上雲的潮流嗎?答案是肯定。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科技和實體都已經不能完全拋開彼此,可以說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剛剛過去的一個月,越來越多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領域的中小企業,正藉助上雲契機全方位加碼數字化投入。在828 B2B企業節期間,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產品的需求量同比增長34倍,對智能製造產品的需求量同比增長3.26倍。製造業的智能化需求提升正在明顯提升。

首先,中小企業分散在各行各業當中,數字升級的大趨勢滲透到中小企業,數字賦能百業的目標願景才能真正實現。

其次,中小企業在當前的經濟發展環境中有著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在企業生存上,更低的抗風險能力、更高的信息獲取成本、更狹窄的交易渠道都是長期困擾中小企業的痛點。

最後,中小企業對引入外部技術管理的成本天然敏感。在數字化賦能的過程中,中小企業一旦感受到物超所值的服務,商業拓展更加順利時,自然對上雲有了足夠的興趣,否則「花了冤枉錢」的企業自然沒有續費的動力了。

針對這些層面,一款物超所值的企業雲產品是全國中小企業熱切期待的。這樣的雲服務產品推出必將為當地的中小企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格局。從這個角度來說,區域經濟的增長和企業雲的到來,確實是一場雙向奔赴的浪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