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人物|東興基金司馬義買買提:深究經濟周期之理,探索企穩求勝之道

中國基金報 魏仲哲

編者按:「數據解析基金經理,深度還原投資畫像。」英華人物庫推出全新欄目《數說人物》,用形象的語言解析數據背後的基金經理,為投資者還原立體投資畫像。帶你探尋基金的收益來源,選基先選人。

在經過了此前的強勢反彈後,進入2022年三季度以來,市場重新進入震蕩休整期。在5至6月一路高歌猛進的成長賽道再次放緩腳步,而價值風格再現韌性。隨著A股的估值得到進一步的消化,投資性價比有望在之後提升。

然而,相比於權益市場是否已經磨到底仍存疑慮的情況下,固收市場則呈現出較為確定的增長性。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今年以來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凈值增長分別為10.4%、9.7%,達11.09萬億元、4.83萬億元。從中不難窺出,經歷了上半年的V字行情後,投資者們的情緒整體開始向天平中「穩」的一側傾斜。

儘管當前固收市場面臨利率震蕩下行,但在東興基金固定收益部負責人、基金經理司馬義買買提看來,強政策和弱現實共存的階段其實並不陌生,這一時期市場面臨的問題是當下環境仍然對債券有利,雖然拐點會令人感到有些擔憂,經驗上來說這時候更重要的應該是找到觀測經濟邊際變化的坐標。

「網紅」、「學霸」、「西域帥哥」都是司馬義買買提身上常為人津津樂道的標籤,雖然其基金管理的時間不算長,但他在金融行業內已深耕十餘年。

在上海交通大學這樣一所名校內,司馬義買買提本科期間學習的是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碩士則專攻數學,深厚的理工類綜合背景,奠定了他投資嚴謹、企穩的基底。在正式管理基金產品前,曾在證券公司經歷9年多的行業沉澱,專註研究固收市場,期間也穿越多個牛熊周期。2019年起正式入職基金公司開啟基金行業生涯,2021年加入東興基金,現任東興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基金經理,迄今管理產品累計達10隻,管理規模也在1年內實現了6倍增長,躋身「百億級」管理人。他有相對完備的投研體系,投資風格穩健,追求穩定回報,擅長信用挖掘並嚴格控制信用風險,能夠有效控制凈值回撤。

目前,司馬義買買提在管產品共計8隻,截至9月9日,其基金管理年限為1.37年,管理以來的年化回報為5.17%,同期中證全債回報為5.86%,管理規模共計為299.59億元。

根據智君科技顯示,相較於中證全債,司馬義買買提整體的風格更為穩健,收益波動整體更加平穩。而根據追蹤其過往的數據可得,司馬義買買提獲取收益的確定性較好,盈利能力和業績的穩定性都相對出色。

結合司馬義買買提歷來的從業經歷和時長看,其目前的表現雖稍弱於中證全債,但由於其「穩」字當頭的投資理念,在震蕩行情下依然也保持了一定收益。

司馬義買買提的投資關鍵詞可以總結為如下三點:淡化周期因素、注重絕對收益、嚴控收益波動。

從司馬義買買提在證券行業開始沉澱時,他已經歷過數個牛熊周期,面對市場起伏跌宕,司馬義買買提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體系:「不以經濟周期為轉移的投資盈利模式」。在此模式下,他認為即使面對不同階段的經濟形勢和市場行情時,都應做好提前的預判和把控。做為固收類基金經理,持有人對產品的期許便是要「穩中求進」,這一理念貫徹在了他的投資中,因而他總會有應對波動措施的策略,減緩收益波動,讓投資的收益確定性加強。

而在持倉方面,巴菲特的「貪婪恐懼論」也充分地被司馬義買買提運用在了個人的投資中。他表示,「牛市要拿得住,熊市要空得住。」而這也讓他在此前的投研經歷中獲得過實際盈利來為這一理論佐證。

司馬義買買提表示,在固收領域,「攻和守」也是相對而言,基本對應於所投資資產的波動性。

投資的標的風險越低,組合就越穩健,表現上來看,就越像一個守的產品;

投資的標的風險越高,波動就越大,上漲的時候,就更表現出攻的態勢。

司馬義買買提表示,從固收的角度來說,儘可能在債券有機會的牛市,加大久期和槓桿,用來攻,而在債券熊市的時候降低槓桿和久期,用來守。如果債券熊市的時候遇到股票牛市,可以配置一些帶有股權性質的資產,用來加大攻的力度,效果會更好。

前文基金君提及到,司馬義買買提的投資策略中,收益波動控制是一大重點。司馬義買買提自管理基金產品以來,收益波動穩定控制在0.01%~0.06%之間,整體大幅優於中證全債的0.04%~0.09%區間。

通過觀察動態回撤可以看到,司馬義買買提的投資貫徹「穩」字當頭,回撤方面大幅優於中證全債,行情震蕩下依然保持不超過0.11%的出色表現,確保業績的穩定性。

根據司馬義買買提代表非貨產品的中報顯示,在過去三個月至過去一年間均跑贏業績基準(該基金產品自2021年4月27日起由司馬義買買提管理),作為司馬義買買提旗下管理規模最大的一支基金產品,我們可以從中一窺其主動管理的收益博取能力。

根據智君科技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司馬義買買提旗下產品的持倉中,有87.75%用於配置固定收益資產。而在這其中,超過46%的凈資產配置了短期融資券,而金融債券和中期票據分別佔據14.63%和12.68%。

而在其倉位佔比最低的股票資產中,其配置的個股也以價值風為核心,前三大重倉股依次為招商銀行、中信證券和東方證券,還配備了消費及電力相關的個股。

面對近期穩增長接續措施出台、國內債市也進入震蕩調整期的情況,司馬義買買提在近期做客中國基金報《投資熱點說》節目時表示,在經濟的下行階段,很容易形成的一種慣性思維就是認為經濟會無休止的下行下去。「但其實,歷次寬鬆的累加大概率仍然在某一個時點會開始對經濟產生正面的作用。」

「對於債券市場來說,強政策和弱現實共存的階段其實並不陌生,這一時期市場面臨的問題是當下環境仍然對債券有利,但是這個拐點又會令人感到有些擔憂。」對於後市如何走,司馬義買買提認為,經驗上來說這時候更重要的應該是找到觀測經濟邊際變化的坐標,而當前房地產銷售和社融則可能就是兩個比較關鍵的指標。

而面對如今國內外經濟周期的錯位情況,司馬義買買提表示,在國內有不少觀點是會認為美聯儲加息會對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這一點在歷史中已經被證偽過多次。他認為,中美利率的走勢並沒有明顯的相關性。如投資者想要關注宏觀經濟形勢下的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司馬義買買提建議可以關注美元走勢:「美元本身能夠完整的反應海外絕大多數宏微觀層面的信息,在美元走強的階段國內債券市場通常也表現強勢,在美元偏弱的時期國內債券市場也通常表現不佳,這是一個經歷史反覆驗證的有效規律。」

(註:本文圖表數據若無特殊註明,均來源於智君科技與Wind數據)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的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研究、分析不構成投資諮詢或顧問服務,也不構成對讀者或投資者的任何實質性投資建議或承諾。敬請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及相關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