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出來中國央行減持美國國債的消息之後,很多人還不以為然,國際投資者不是正在湧入美國國債市場嗎?中國央行減持美債到1萬億美元以下,絕不是隨便的操作,而是看到了風險,特別是美國債券市場下跌的風險,現在已經應驗了,歐美債市領跌全球,美國國債收益率創出新高,事實證明美國國債一直在下跌,中國央行減持美債正是時候,至少到目前已經規避了美國國債持續下跌的風險。
而日本央行大舉增持美國國債,這並不是要抄美債的底,主要還是與日本國情相關,由於日元兌美元持續貶值,所以日本央行增持美國國債避免了日元下跌的風險,雖然在美國國債上仍然是下跌的但相比日元巨大的貶值幅度來說,日本央行還是僥倖躲過去了,不過日本央行在寬鬆政策下,大力購買日本國債,購買股市ETF,所以日本央行還是寬鬆政策為主基調,實際上就是一直買買買。
中國顯然與日本不同,人民幣相對美元比較抗跌,在全球貨幣中下跌幅度較小,所以中國央行不需要押注美元上漲去賺錢,相反卻需要認真面對美國國債下跌,而這一次持續下跌很可能改變歷史,那些抄底美國國債的投資者現在都面臨著下跌,而且看不到頭,因為美聯儲持續加息,美國國債價格就持續下跌,除非美聯儲改變政策取向,美國國債才可能跌到底部,現在來看這些都還很遙遠。
美聯儲和歐盟央行持續加息,刺激歐美債市快速下跌,而且下跌幅度較大,歐美債市進入熊市,並領先全球各國債券市場持續下跌,抄底美債就套在半山腰上了,所以不要看國際投資者增持美債的數據,現實是最具有說服力的,美國國債跌到現在,什麼投資者都會套牢,蜂擁而入正如羊群效應,以為是投資美元上漲周期,結果被美債下跌套牢了,這是中國央行能夠及時地規避美債下跌的先見之明。
不知道這次美國國債下跌會跌到什麼程度,是否會引發美國國債違約風險,以前穆迪和惠譽曾經下調美國國債評級,到了現在是真正應驗上了,這要看美債跌到什麼程度,如果持續下跌沒有反彈,肯定會引發持續的恐慌,以及持續的拋售大潮,歐美投行已經發出警告,事實上歐美投資機構也在做空歐美國債,而且獲利不菲,這些都說明,現在美債下跌還是初始階段,未來前景如何還不得而知。
近幾年來,美國國債屢次觸發債務上限,都是國會臨時提升債務上限,才堪堪避免美國國債違約,實際上全球對美國國債的信心已經顯著下降,包括對美元的信心也在下降,歐美動不動就制裁凍結,讓其他國家寒心,一些長期投資者也正在轉移投資目的國,擺脫對美元和美債的長期依賴,尋找像中國和人民幣這樣的新的保值增值目的國,現在歐美高通脹危機肆虐,更讓全球對歐美失去信心,實際上美債持續下跌正反映出這一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