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大海洋擬在港交所上市:已停止經營海鮮業務,曾被查出多項問題

近日,青島浩大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浩大海洋」或「浩大集團」)在港交所創業板GEM)遞交上市申請材料(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創業板上市,中泰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

據貝多財經了解,浩大海洋成立於1999年。根據介紹,該公司專註于海洋活性物質的研究、應用與開發、海洋功能與保健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營業務涵蓋海洋類功能與保健食品、海洋天然食品原料、海洋醫療器械以及海洋藥物中間體等多個領域及中間體。

在此之前,浩大海洋曾在新三板掛牌,代碼為「872031,」後於2019年8月終止掛牌。此後,浩大海洋還曾在2020年9月向中國證監會國際部報送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的審批材料,但在2021年5月終止審查。

2021年11月,浩大海洋再度申請在境外上市。招股書顯示,該公司主要在中國從事保健產品業務,尤其專註於開發、生產、推廣及銷售保健食品。公司的產品大部分聚焦海產類,源自海洋生物及植物,例如蝦及鮑魚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銷售價值計,浩大海洋於2021年在中國海洋保健食品行業名列第五位,市場份額約為1.0%,而於2021年在中國保健食品行業的市場份額約為0.1%。同時,該公司也開展醫療產品,以及天然食品原料及其他業務。

招股書顯示,浩大海洋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總收益(收入)分別約為6984.4萬元、8042.1萬元和8561.1萬元,毛利分別約為3619.2萬元、4068.9萬元和4693.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354.0萬元、1187.3萬元和2296.萬元。

浩大海洋在招股書中稱,自1999年成立以來,公司已開發以海洋產品為主的廣泛產品組合。公司的大部分收益源自銷售保健食品,在報告期內的收入貢獻佔比分別約為82.1%、79.8%和88.1%。

浩大海洋稱,保健食品主要由多年開發的專利配方製成,是公司研發團隊的奉獻精神及專業知識的結晶,證明了公司的成功及強大的品牌知名度。相比之下,海鮮產品的貢獻佔比則分別為8.6%、7.9%和1.3%,其中2021年的收入降至109.0萬元,同比下降約82.8%。

對此,浩大海洋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其已於2021年下半年停止經營海鮮業務。據介紹,浩大海洋通過自有品牌名稱「浩大極鮮」銷售海鮮產品,包裝海鮮產品可大致分為魚、蝦、鮑魚、扇貝、蛤及其他加工海鮮產品等多個類別。

這意味著,浩大海洋已經將重心放在保健食品業務上。因此,浩大海洋在招股書中多次表示,公司主要在中國從事保健產品業務。據招股書介紹,浩大海洋的保健食品業務主要通過自有品牌「養年康寶」「鮑參靈」「 谷格」「 倍銳健」和「海姿萊」進行銷售。

此次衝刺港交所上市,浩大海洋計劃將IPO募集資金用於在中國一線及二線城市設立六個區域辦事處;於在中國開設六家概念店;用於增加產能並推出新的保健產品;用於提升研發能力;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招股書顯示,浩大海洋主要通過中國的經銷商銷售保健食品及醫療產品,而天然食品原料及其他乃透過直接銷售方式銷售。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經銷分別占其總收入的約84.3%、84.0%及89.8%。

值得一提的是,浩大海洋曾於2020年在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食品類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茶葉及相關製品)抽查中發現問題,涉及的問題是「通過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無法聯繫」。

企查查信息顯示,2021年5月、6月,浩大海洋還曾在食品生產科、食品科的抽查中發現問題,處理結果為「發現問題已責令改正」。

另據大眾報業集團半島都市報社旗下信網此前報道,因拖欠員工工資,青島市城陽區勞動監察局曾在2020年末、2021年初對浩大海洋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其於2021年1月12日前支付案涉員工1.5萬元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