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費減負、穩崗補貼、精準幫扶…… 鄭州發布穩就業「十一條」硬核舉措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付雨涵/文圖

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中拿出不低於1億元,加強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按鄭州全市不低於6000萬元的總額度,面向受災嚴重的參保企業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至2022年4月30日……

近日,鄭州發布穩就業「十一條」硬核舉措,對企業社保、企業用工、求職者技能提升及創業開業等進行「真金白銀」補貼,鼓勵企業吸納就業、促進勞動者多渠道就業創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穩崗減負支持企業發展、穩定勞動關係等政策措施,最大努力減少災情和疫情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衝擊和影響。

這「十一條」硬核舉措為:

1.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政策。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至2022年4月30日,此項措施能夠有效減輕參保企業負擔。

2.對受災參保單位實施社會保險費緩繳政策。對受洪澇災害影響生產經營出現較大困難的參加我市社會保險的各類單位,可以申請緩繳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費,此項措施能夠有效緩解參保單位資金壓力。

3.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按全市不低於6000萬元的總額度,面向受災嚴重的參保企業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此項措施能夠有效緩解參保單位資金壓力。

4.推進「以工代訓」穩崗擴崗專項支持計劃。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中拿出不低於1.5億元,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標準,對新吸納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及受災情影響出現生產經營暫時困難導致停工停業的中小微企業組織開展以工代訓的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5.加強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中拿出不低於1億元,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的,先行預撥50%的培訓補貼資金,待培訓完成,據實撥付剩餘資金。

6.鼓勵企業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大幅度提高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經營主體吸納脫貧勞動力補貼標準。吸納脫貧勞動力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可按每吸納1人3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執行期限截止2021年12月31日。

7.加大企業用工保障力度。支持區域相近、行業關聯、工種匹配的企業開展用工餘缺調劑。對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市場主體,介紹符合條件人員實現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的,按每介紹成功1人3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職業介紹補貼。

8.為個人和小微企業提供應急續貸幫扶。個人和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到期,因災情或疫情造成償債能力受影響的,對經營正常、信用良好,經擔保機構和經辦銀行評估後,可以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超過1年,展期不貼息。

9.進一步提高一次性開業補貼標準。為了在災情和疫情之後的特殊時期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的創業熱情,將對大中專學生(含畢業5年內的普通高校、職業學校、技工院校畢業生及在校學生,畢業5年內留學回國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脫貧勞動力、返鄉農民工首次創辦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發放的一次性開業補貼標準,從1萬元提高至1.5萬元。本條措施自文件印發之日起實施,執行期限1年。

10.開展實名制精準幫扶。依託「河南省互聯網+就業創業信息系統」對受災情和疫情影響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動態監測,形成實名制幫扶清單,統籌幫扶就業困難人員、農民工、退役軍人、脫貧勞動力、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將災後重建和疫情防控中的廢墟清理、衛生防疫崗位納入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範圍,用於安置因災有返貧風險的脫貧人口就業。

11. 防範化解勞動關係風險。指導企業依法依規妥善處理特殊時期的勞動人事爭議,加大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力度,引導通過協商方式解決勞資糾紛,及時處理突發性、群體性矛盾,幫助企業與職工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