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27日訊(記者 封其娟)去年以來,基金經理離職、跳槽讓人眼花繚亂,最近一段時間,行業注意力又被拉到固收基金經理的頻繁變動上。
先是馬龍離職招商基金,並於5月份加盟天弘基金。接著是平安基金的變化,繼去年固收核心人物周恩源跳槽大成基金後,另一固收大將段瑋婧也已清倉式卸任。
據平安基金最新公告,因個人原因,段瑋婧已於5月22日清倉卸任7隻產品。
時隔1年零2個月,段瑋婧成為平安基金第二位離任的固收大將。去年3月,周恩源從平安基金跳槽至大成基金,擔任固定收益總部總監。因卸任產品仍在封閉期,需經歷24個月靜默期,目前暫無在管產品。同樣的,段瑋婧此前在管部分定期開放債基在卸任時或仍處於封閉期。
值得關注的還有固收老將閆沛賢的履新。同在5月份,來自中加基金的閆沛賢加盟中歐基金,截至2024年一季度陸續卸任相關產品前,閆沛賢的管理規模超過250億元,占公司債券型基金產品規模的比例達到兩成之多。
近年來,固收投研人才頻現人才遷徙,多位固收名從國資系公募轉投民營系公募。一直以來,知名基金經理的流動牽動著規模與業績,固收人才的流動也推動著公募固收市場格局的重塑。
周恩源跳槽後,平安另一固收大將離任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段瑋婧旗下7隻產品在管規模合計320.59億元。這其中,僅平安金管家1隻貨幣基金,其餘6隻均為中長期純債基金。一季度末,平安金管家規模為118.92億元,在段瑋婧在管總規模中佔比超三成。
資料顯示,段瑋婧已擁有18年證券從業經歷,2016年9月加入平安基金,曾任投資研究部固定收益組投資經理。
去年3月5日,平安基金固定收益投資中心投資執行總經理周恩源因個人原因,卸任全部在管的6隻產品。截至2023年年末,周恩源旗下6隻產品在管總規模為124.82億元。據中基協披露,自去年3月14日起,周恩源的從業機構已變更為大成基金。
從公開資料看,周恩源正擔任大成基金固定收益總部總監。截至目前,周恩源暫無在管產品。據悉,因卸任的平安合軒1年定開債仍在封閉期,按監管規定,周恩源需經歷24個月靜默期後才能重新註冊為基金經理。
從過往履歷看,周恩源2012年加入鵬華基金,2016年起管理公募產品,2019年11月從鵬華基金離職後加入平安基金。這5年內,周恩源兩次跳槽。
多位固收名將「轉會」
今年5月,離職招商基金的馬龍選擇加盟天弘基金。
資料顯示,固收老將馬龍已有15年證券從業經驗。於2012年11月加入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已在招商基金供職超12年。在管規模曾在去年年中達到876.18億元的歷史峰值。
招商基金固收主力或將重新卡位。據記者了解,李剛即將加盟招商基金,具體職務和分工尚在相關流程中,但人已經到崗。
李剛擁有超22年固收從業經驗,曾任農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交易員、資金營運部高級交易員及金融市場部處長、副總。據了解,金融市場部的職能往往與公募固收投資業務關聯度較高。
自2019年起,李剛投身公募行業,先後擔任鵬揚基金副總、惠升基金聯席總裁、副總及固定收益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今年4月,李剛因個人原因卸任全部在管產品。截至一季度末,李剛在管規模為108.03億元,在惠升基金同期527.72億元的總規模中佔比超20%。整體來看,機構投資者對李剛較為青睞。
從國資系的招商基金跳槽至民營系的天弘基金,不少觀點將其離職歸結為招商基金的薪酬限制。
實際上,從國資系公募離職的固收大將也不止馬龍一位,不少選擇了偏民營系的公募基金。
今年3月,華安基金「固收一姐」孫麗娜因個人原因卸任全部在管7隻產品。以去年年末數據而言,這7隻合計管理規模達2999.26億元,在華安基金公募6591.69億元總規模中佔比45.5%。孫麗娜於2010年8月加入華安基金,2014年開始管理公募產品,管理時間超過10年。
2024年8月,原工銀瑞信基金經理張略釗因個人原因卸任全部產品。據中基協,張略釗所在從業機構自當年9月變更為易方達。今年5月,張略釗已被增聘為2隻偏債混合產品,即易方達磐固六個月、易方達招易一年的基金經理。從完整財報季看,任職工銀瑞信期間,張略釗在管最高規模超360億元。
由北京銀行持股44%的中加基金,原固定收益部總監閆沛賢2024年6月清倉式卸任。同年7月,閆沛賢所在從業機構變更為中歐基金,現任中歐基金固收投決會委員、信用組組長。今年5月21日,閆沛賢接管中歐純債(lof),該產品一季度末合併規模為123.6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年末,博時基金固收「元老」邵凱帶著幾位固收團隊核心成員,轉身加盟中歐基金。邵凱是公募固收領域的資深從業者,擁18年證券從業經驗,堪稱博時基金固收業務的「奠基者」之一。2005 年加入博時基金,歷任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