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躁動、四月決斷,市場往往在4—10月才會步入一種比較確定的趨勢或風格。
據富國星投顧統計,2005年以來,1-3月漲幅TOP3行業和4-10月漲幅TOP3行業的重合度,65%的年份都完全沒有交集,剩餘年份有交集的行業也只有一個。復盤過去A股在4月份的行情演繹,可以發現兩個特點:一是行業輪動加大,以「亂」為主,缺乏清晰主線,處於混沌期。二是「跌多漲少」,尤其是春季躁動勝率較高的小盤成長,會出現明顯的「高切低」現象,逐漸步入一個更加均衡的階段。從核心原因看,在「兩頭看預期,中間看現實」的交易特徵下,4月會迎來宏觀經濟和一季報的「大考」,交投情緒趨于謹慎,前期超漲的品種出現回調,進一步向確定性較強的細分方向聚焦。
今年「四月決斷」的核心關注點
對於本次「四月決斷」,核心關注點有四個層面。一是盈利,包括宏觀經濟復甦持續性的確認和一季報「大考」的驗證。二是政策,核心是關注四月政治局會議,會根據今年的開局局勢來做政策的校驗,從而決定是延續還是調整之前的政策基調及具體舉措。三是產業,核心是國產AI的技術和應用進展,是否有新的催化出現。四是關稅,核心是美國「對等關稅」的落地情況,以及關稅上調對中國出口的影響。

一季報業績好的,4月表現往往佔優,而且其參考價值可以延續到5-8月。根據wind統計,過去十年,若是將全部A股一季報的凈利潤同比從高到低分為5檔,並統計其4月份的漲跌幅情況,可以發現,業績越好的個股表現更優;另外,若是將視角從4月拉長到5-8月,可以看到「高景氣佔優」的規律也依然成立。這也就意味著,一季報將是下一階段的重點關注方向,「盈利為矛」也是後續決戰的關鍵。

從2023-2024年的AI行情看,連續兩年在3~4月的季報期出現一定超額收益的回吐,核心是隨著基本面驗證窗口期到來,「漲預期」為主的AI板塊會出現一定的回踩,來消化極為亢奮的情緒。期高點45%回落至26%,處於較為安全的區域。此外,短期回調大概率是「倒車接人」,隨著業績窗口期結束,產業催化顯現,新一輪的科技行情或是整裝待發。核心在於,科技行情延續的核心是產業趨勢,目前國產AI剛剛潮起,若後續爆款應用/產品出現,將帶來「以點帶面」的AI行情演繹。

政策發力的方向往往會決定信用擴張的方向。就今年而言,核心的政策發力點是「擴內需、提振消費」。向後看,隨著擴內需政策發力,物價的企穩回升,「低估值+低配置+低擁擠」的順周期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的機會。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