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十堰3月26日電 題:中部地區首座汽車博物館:見證中國汽車工業變遷
作者 張倩龍
從黑白老照片到聲光電裝置,從歷史課本中的老汽車到科技感滿滿的未來汽車形態,一座汽車博物館,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半個世紀的變遷。
3月26日,中部地區首座以汽車工業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東風汽車博物館在湖北十堰開館,成為集展示、收藏、教育等於一體的汽車文化主題體驗區與展示中國汽車工業文明和科技進步的重要窗口。

3月26日,東風汽車博物館在湖北十堰開館。(無人機照片)張倩龍 攝
1969年,第二汽車製造廠(下稱「二汽」)作為國家三線建設重點項目在十堰地區開工建設。同年,十堰市正式建市。經過半個多世紀,二汽從鄂西北大山深處的「蘆席棚」,發展為達成銷量6000萬輛的東風汽車,見證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軌跡。
手稿、照片、文件、實車……東風汽車博物館依託原第二汽車製造廠歷史廠區改造而成,設置五個單元三個專題,展出2000餘件展品,將「工業遺產」轉化為「精神地標」。

東風汽車博物館內展示著老一代「東風人」建設場景。張倩龍 攝
步入博物館,大廳內的主題浮雕和圓雕,復原了二汽建設初期的歷史場景。場館內,一處12000噸鍛壓線的模型引得遊客接連提問。據介紹,該設備1976年從德國進口,是當時世界上製造的第一台萬噸鍛壓機。
不遠處,中國第一輛完全自主製造的軍用越野車EQ240引人注目。講解員王軼彤介紹,「這是第一代『東風人』在蘆席棚車間里,靠著雙手敲打出來的。」該越野車於1975年正式投產,有著「功臣車」的美譽。
場館內,復原十堰從深山小鎮蛻變為「中國卡車之都」歷程的數字化沙盤,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汽車城」的崛起;過去醫院、學校、住宅等歷史場景的復原模型,引得遊客紛紛駐足拍照。一件件珍貴展品,勾勒出二汽的奮鬥史與「車城」十堰的發展史。「我爺爺是『老東風人』,看著這些老照片和展品,歷史和現實交織心頭。」王軼彤稱。

東風汽車博物館內展示的通信指揮車。張倩龍 攝
據介紹,十堰市因車而建,因車而興。過去,二汽深度參與十堰建設,投資修建基礎設施。眼下,雙方以東風汽車博物館為紐帶,推動工業文旅融合,賦能城市轉型升級。該博物館將成為十堰工業旅遊新地標,並轉化為產教融合新平台,通過構建創新策源新樞紐,鞏固中國商用車之都地位。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楊青表示,東風汽車博物館記錄著一代代建設者艱苦卓絕的奮鬥。未來將努力把博物館打造成為東風人的精神家園和文化殿堂、湖北和十堰的文化名片、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地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