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min resources暫停bisie錫礦運營聲明。截圖自alphamin resources網站
本報記者 梁寶欣 深圳報道
3月14日,國內外金屬錫期貨市場大漲。其中,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基準錫價(cmsn3)漲至每噸37000美元,為2022年6月8日以來的最高水平;滬錫漲停,報291510元/噸。
與此同時,3月14日a股開盤後,與錫相關的錫業股份、華錫有色、興業銀錫漲停。
另外,smm報價顯示,smm1#錫現貨3月14日的報價為287000—290000元/噸,其均價為28850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3200元/噸,漲幅為8.74%。
消息面上,3月13日,alphamin resources宣布暫停其位於剛果(金)東部的bisie錫礦運營。3月14日,國信期貨首席分析師顧馮達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這一決定直接引發了市場的強烈反應,推動倫錫和滬錫價格大幅上漲。bisie錫礦是全球第三大錫礦,2024年錫精礦產量達1.73萬噸,佔全球錫礦供應量的約6%。若停產持續至年底,預計2025年全球錫供應將減少1.4萬噸。
「此次供應中斷並非偶然,而是全球資源供應鏈脆弱性的一個縮影。」顧馮達說道。
bisie錫礦暫停運營
據alphamin resources公司官網,2025年3月13日,bisie礦山運營商alphamin resources宣布,已暫時停止剛果民主共和國(drc)東部礦山的運營。
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由於叛亂武裝組織近期向礦區所在地方向推進,公司決定暫停運營。
上述聲明還指出,alphamin resources公司正在撤離所有採礦作業人員,僅留少量必要人員負責礦山的維護、安全和基本管理。
據usgs數據,全球錫產量為30萬金屬噸。bisie礦是全球第三大錫礦,年產能為2萬噸,2024年錫精礦產量達1.73萬噸金屬量,佔全球錫礦供應量的約6%。
顧馮達還向記者指出,當前全球錫供應處於較為緊張的狀態。bisie錫礦的停產對全球錫供應影響顯著,此外,緬甸錫礦的復產進度不及預期,預計2025年下半年才能正式投產。這意味著在短期內,全球錫供應難以得到有效補充,供應短缺的風險依然存在。
據安泰科,2月26日,緬甸佤邦工業礦產管理局發文《辦理開採、選廠、探礦許可證的流程》,正式開始籌備復產事宜。據安泰科調研了解,從籌備到復產還需要2、3個月,業內人士基本上認可佤邦將在下半年恢復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顧馮達認為,此次供應中斷並非偶然,而是全球資源供應鏈脆弱性的一個縮影。
顧馮達指出,隨著全球資源問題政治化日益突出,歐美對華推動「脫鉤斷鏈」,使得親西方的資源國進口戰略性資源更易受限,主要表現為以國家安全為名禁止或限制貿易、國有化或強制轉讓、提高特許權門檻、停止或重新談判現有商業合同等。這些措施不僅加劇了資源供應的不確定性,也使得全球實體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性受到嚴重衝擊。
「突發的地緣政治因素導致大宗原料經貿重塑與供需錯配,使得國際化定價的大宗商品面臨宏觀定價變數增多、生產擾動增加、物流效率降低、風險溢價提高的巨變。高新技術和戰略性關鍵資源品成為全球大國博弈與地緣風險的主要交鋒領域,也是濫用國家安全為名的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最集中的領域之一。」顧馮達說道。
在上述背景下,印尼的錫出口情況值得關注。smm在3月12日指出,當前印尼錫錠94%流向國際市場,其中亞洲(含中國)、歐洲及北美市場佔比分別為72%、18%和10%。值得注意的是,印尼政府正加速推進《有色金屬下游化戰略規劃》,擬通過限制初級產品出口(如錫錠)倒逼高附加值產品(電子焊料、光伏焊帶等)產能建設,該政策導向或重塑全球錫產業鏈分工格局。
錫價預計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顧馮達認為,未來,全球錫供應缺口將進一步放大。隨著bisie錫礦的停產以及緬甸復產不及預期,預計2025年錫供應缺口會進一步擴大。這一供應缺口不僅會影響全球錫市場的價格走勢,也會對依賴錫的下游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未來幾個月,錫價預計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並可能進一步上漲。然而,市場波動不可避免。
顧馮達進一步指出,剛果(金)局勢的不確定性、緬甸錫礦復產進度以及全球經貿與投機等關鍵因素將影響錫價走勢。其中,在全球經貿與投機方面,全球經濟復甦的節奏和強度將影響錫的需求。若經濟復甦不及預期,消費電子和光伏等領域的需求可能減弱,從而抑制錫價上漲。全球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增加了錫價走勢的複雜性。此外歐美對華的貿易政策以及資源民族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可能繼續衝擊全球錫供應鏈。政策變化不僅影響資源供應,也對市場情緒產生重要影響。當前市場對供應中斷的擔憂情緒較高,投機行為可能進一步推高錫價。然而,一旦市場情緒轉向,錫價可能出現回調。
據了解,錫產品廣泛運用於半導體晶元、5g通信、光伏電池、國防軍工等多個領域。國金證券曾指出,錫具有導電性好、熔點低、易於其他金屬形成合金等特性,主要應用於焊接材料,是與半導體相關程度最高的金屬品種;錫在光伏焊帶中亦有重要用途。因而錫將受益於新質生產力強調的「高科技」和「高效能」發展。
國金證券在2024年8月發布的研報中指出,半導體景氣度決定錫的基價,印尼、緬甸供給決定溢價。復盤近20年錫價發現歷次錫價大牛市,往往是半導體牛市。由於緬甸、印尼的供應波動較大,因而錫價會出現與半導體景氣度相背離的情況。
「未來,錫價走勢將有望在38000美元/噸形成強支撐,突破前高42000美元概率較大,國內錫價則有望突破30萬元大關,同時全球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剛果(金)局勢的進展、緬甸錫礦的復產情況以及全球經濟復甦的節奏,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在全球資源博弈加劇的背景下,錫等戰略金屬的戰略地位愈發凸顯。市場參與者需保持謹慎,關注政策動態,同時積極尋求供應鏈多元化,以應對潛在的供應中斷風險。」顧馮達說。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