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IPO日報 精彩文章第一時間推送
近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通過一系列政策支持,引導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
金融投資方面律師董毅智指出,通過優化險資、社保基金等中長期資金的入市機制,不僅能夠為IPO市場提供更穩定的資金支持,緩解IPO市場的短期波動,增強市場信心,也能夠為併購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引導資金流向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華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去年年末以來,全A成交額逐步縮量,市場情緒在海外風險擾動、國內政策步入空窗期後有所回落。」他認為,「《方案》的落地短期內無疑緩解了市場的悲觀情緒,本輪引入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力度和實施速度均較強,後續風險偏好有望隨著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而得以修復」。

製圖:佘詩婕
具體來看,《方案》中主要舉措包括:
一是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
二是優化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機制。
三是提高企(職)業年金基金市場化投資運作水平。
四是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和佔比。
五是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
此次《方案》的出台,是自2024年9月26日《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以來,關於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又一個重磅文件,對比來看,《方案》與《指導意見》既一脈相承,又進行多處細化調整。
其中,《方案》首次出現一大重要調整,即允許機構投資者以戰投身份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就併購市場而言,中長期資金的入市將為併購市場注入強大動力。
一方面,將為併購市場提供更豐富的資金來源,提升併購重組的活躍度。中長期資金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將進一步增強企業在併購重組中的抗風險能力,推動企業通過資源整合實現長期價值提升。
「我國對於戰投參與定增的要求向來嚴格,機構投資者難以參與。此番允許機構投資者參與其中,既有助於吸引優質長期資金更多參與上市公司發展,增強市場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又有助於社保基金等更好分享優質企業成長紅利。」相關市場從業人士分析道。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呂隨啟表示,就IPO市場看來,一方面,穩定的資金流入將提升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降低IPO企業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佔比的提升將吸引更多優質企業選擇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
有投行人士指出,中長期資金的入市,將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的「長錢長投」制度環境。通過明確長周期考核機制,引導資金從長期視角進行投資。
避免「散戶化」行為,資本市場將更加註重長期價值的挖掘和創造。
不過也有相關人士指出,目前資本市場整體表現仍較為低靡,其背後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投資者應進一步樹立良好的投資理念,客觀全面看待市場的波動行為。
END

記者 李昕
校對 佘詩婕
編輯 褚念穎
1
2
3
4
IPO日報
IPO日報是《國際金融報》旗下新媒體,對平台刊載內容享有著作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按下「分享」,給我一點動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