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國有行業績:工建「賺錢王」,交行房地產不良率漲幅居首

2024年03月30日16:35:16 財經 1231
六大國有行業績:工建「賺錢王」,交行房地產不良率漲幅居首 - 天天要聞

截至3月28日晚間,六大國有行2023年財報悉數出爐。2023年,六大國有行總資產總計185.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營業收入總計3.53萬億元,同比減少4.3%;歸母凈利潤總計1.38萬億元,同比增長2.22%。

各大國有行的業績表現如何?南都·灣財社記者將圍繞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凈息差、非息收入、不良貸款率等核心指標橫向對比分析,解讀六大國有行2023年財報。

工行、建行、農行位列營收前三甲

中國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3年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417.3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9%;負債總額38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商業銀行凈利潤2.38萬億元,同比增長3.24%,撥備覆蓋率為205.1%

國有大型銀行具有金融「壓艙石」的作用,在銀行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023年末,六大國有行總資產總計185.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營業收入總計3.53萬億元,同比減少4.3%;歸母凈利潤總計1.38萬億元,同比增長2.22%。

「宇宙行」工商銀行保持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冠王」地位,以8430.7億元的營收和3639.93億元的歸母凈利潤穩坐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建設銀行,其營收為7697.36億元,歸母凈利潤為3326.53億元,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農業銀行,其營收為6948.28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693.56億元。

六大國有行業績:工建「賺錢王」,交行房地產不良率漲幅居首 - 天天要聞

六大國有行業績對比,來源:銀行財報。製圖:南都·灣財社

另外,中國銀行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228.89億元和2319.04億元;郵儲銀行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425.07億元和862.7億元;交通銀行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575.95億元和927.28億元。

在營收增速方面,六大國有行表現不一。中國銀行以6.41%的增速位列第一,郵儲銀行以2.25%的增速排名第二。交通銀行和農業銀行營收均較上年末微漲,增速分別為0.31%和0.03%。而營收總額位列前兩名的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營收增速卻為負,分別為-3.70%和-1.79%。

歸母凈利潤方面,六大國有行均為正增長。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表現突出,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90%、2.44%和2.38%。而此前在2022年歸母凈利潤以11.89%位居六大國有行首位的郵儲銀行,2023年歸母凈利潤增速跌至1.20%,排名第四。

六大國有行凈息差均有所收窄

利息收入是國有大行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2023年,隨著市場利率下行、持續讓利實體經濟力度不斷加大,六大國有行息差水平持續承壓。財報顯示,2023年六大國有行凈息差均有所收窄。

其中,郵儲銀行凈息差為2.01%,在國有行中最高,較2023年年初下降19個基點。交通銀行凈息差在國有行中最低,為1.28%,較2023年年初下降20個基點。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凈息差降幅較大,三家銀行2023年凈息差分別為1.70%、1.61%和1.60%,分別同比下降31個基點、31個基點和30個基點。另外,中國銀行2023年凈息差為1.59%,同比下降16個基點。

六大國有行業績:工建「賺錢王」,交行房地產不良率漲幅居首 - 天天要聞

六大國有行凈息差,來源:銀行財報。製圖:南都·灣財社

利息凈收入方面,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均超過6000億元,分別為6550.13億元和6172.33億元。第二梯隊的為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利息凈收入分別為5717.5億元和4665.45億元;排名靠後的是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兩家銀行利息凈收入分別為2818.03億元和1641.23億元。

從利息凈收入漲幅來看,只有郵儲銀行和中國銀行實現正增長,分別同比增長3.00%和1.58%。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2023年利息凈收入則分別同比減少3.10%、3.39%、4.11%和5.30%。

2024年開年以來,有業內專家預測銀行凈息差或繼續收窄。承壓的銀行該如何破局?「在多種因素作用之下,2023年以來銀行凈息差明顯縮窄,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有所下滑。為保持息差基本穩定和利潤合理增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持續性和高質量發展的穩健性,銀行需要通過下調存款利率來壓降負債成本。」此前,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各大國有行的2023年業績發布會上,「息差」也成為投資者和分析師提問的關鍵詞之一。交通銀行首席風險官劉建軍在業績會上表示,銀行信貸結構優化將在一定程度上對沖LPR下調的影響,該行對此次LPR史上最大調降的影響做過分析,初步測算來看,該交行凈息差影響可控。劉建軍同時表示,當前利率水平已經下行到歷史比較低的位置,保持較低的利率水平,有利於支持宏觀經濟恢復向好,進一步提振信貸需求,緩解信貸市場競爭的壓力。

工商銀行董事長廖林則表示,該行「主動求變」,通過調整資產結構延緩低息差的影響。「在資產端,我行加大對個人貸款和普惠貸款的拓展力度,提高優質資產的佔比。這兩項佔比也將成為我們考核KPI中非常重要的指標。」廖林表示。

資本市場波動、投資者風險偏好變化等影響非息收入

在非息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是重要構成部分。2023年,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均較上年有所減少,四家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分別同比減少7.70%、4.13%、1.50%和0.29%。

其中,工商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減少最多。該行在財報中稱,受資本市場波動、投資者風險偏好變化、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等因素影響,個人理財及私人銀行、對公理財、資產託管等業務收入有所減少;擔保及承諾業務費率下降,收入有所減少。

在六大國有行中,郵儲銀行是唯一一家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速的銀行。2023年,該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82.5億元,同比增長12.05%。該行在財報中解釋,主要是由於該行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快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郵儲銀行2023年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驟降。截至報告期末,該行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28.21億元,同比減少47.85億元,下降62.91%。該行在年報中解釋,主要是受上年凈值型產品轉型一次性因素,以及理財產品規模下降影響。

其他非利息收入方面,六大國有行中只有郵儲銀行負增長,該行2023年其他非利息收入為324.52億元,同比下降1.45%。其他非利息收入漲幅最大的前三家國有行是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同比增長83.00%、53.12%和51.29%。

投資收益、匯兌損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是左右非息收入的主要因素。以農業銀行為例,該行2023年其他非利息收入429.85億元,較上年增加194.98億元。其中,投資收益增加106.92億元,主要是由於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工具收益增加;匯兌損益增加102.66億元,主要是由於匯率波動導致外匯相關業務產生匯兌收益。

又如郵儲銀行,該行2023年匯兌收益為-1.14億元,同比減少58.71億元,主要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以及上年優先股贖回帶來的基數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有銀行正積極拓展其他業務。中國銀行2023年財報顯示,該行其他業務收入中,貴金屬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最高,從94.13億元增長至143.11億元,多增48.98億元,同比增長52.03%。

六大國有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三降三升」

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是銀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2023年,各大國有銀行牢築風險屏障,特別是面對房地產行業市場變化時,更重視房地產領域風險管控。

2023年,六大國有行資產質量整體向好。截至2023年年末,六大國有行不良貸款率均穩中有降,其中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小於1%,為0.83%,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其餘5家國有行不良貸款率有0.01到0.05個百分點的降幅,其中建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0.01個百分點至1.37%,工商銀行下降0.02個百分點至1.36%,農業銀行下降0.04個百分點至1.33%,交通銀行下降0.02個百分點至1.33%,中國銀行下降0.05個百分點至1.27%。

分行業來看,六大國有行的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排名均靠前。六家國有行的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三降三升」,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分別為5.51%、5.37%和5.42%,分別同比下降1.72、0.77和0.06個百分點;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和郵儲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上升,分別同比上升2.19、1.28和1個百分點,交通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達4.99%,同比接近翻倍。

六大國有行業績:工建「賺錢王」,交行房地產不良率漲幅居首 - 天天要聞

六大國有行不良貸款率,來源:銀行財報。製圖:南都·灣財社

對此,交通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殷久勇在業績會上表示,過去一年受制於房地產市場整體行情影響,房地產不良貸款、不良貸款率有所暴露。對此,交通按照相關要求,綜合評估對公房地產客戶的風險狀況,已經足額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

「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行業的貸款質量管控仍將是交行一項重點領域的工作,將持續加強對房地產業務風險的管理,持續跟蹤出險房地產企業和項目風險的變化情況,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努力保持房地產行業貸款的整體質量總體穩定。」殷久勇說。

另外,六大國有行撥備覆蓋率均維持較高水平。郵儲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2023年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47.57%、303.87%、239.85%、213.97%、195.21%和191.66%。其中,交通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撥備覆蓋率均有所增長,分別比上年末上升14.53、4.5、2.93和1.27個百分點。

資本充足率方面,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較上年末均有所上升,兩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27%和14.23%。四大國有行資本充足率均有所下降,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7.95%、17.74%、19.10%和17.14%,分別同比下降0.47、0.22、0.16和0.06個百分點。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彭樂怡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 天天要聞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根據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場報價,緬甸出口的洋蔥按規格不同,FOB(離岸價)定為每噸240至370美元。 緬甸洋蔥、大蒜及廚房作物種植生產出口商協會每周都會發布出口洋蔥、大蒜、酸角、薑黃、長辣....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 天天要聞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11家CX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上市公司已發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財報,其中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和博騰股份新簽或者在手的訂單超預期,公司業績有所改善。據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葯明康德持續經營業務在手...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 天天要聞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雲集,我國製造業的產品琳琅滿目,最近,和各大景區一樣火熱的,還有廣交會現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分三期舉辦。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時,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 天天要聞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閆軍)又是一年巴菲特時刻,當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宣布計劃今年年底退休時,不僅震驚在場股東,也讓今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彌足珍貴。陪伴了國內投資者15年中國投資人峰會在5月4日如約而至,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場進行。...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 天天要聞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奧馬哈場正在進行中。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就投資與社會公益之間的良性循環注入新思考。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 李源海財聯社記者梳理主要觀點,以供讀者參考。李源海強調,投資不應止步於...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 天天要聞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當前科技浪潮席捲下,如何看待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投資機遇?投資與財富觀、社會價值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2025年5月4日,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進行。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睿郡資產合伙人、副總經理薛大威,興...
每分鐘超1000萬元! - 天天要聞

每分鐘超1000萬元!

每分鐘超1000萬元!中歐貿易持續向好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從建交初期的24億美元到現在的7800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4%,相當於每分鐘都有超過1000
四川新網銀行高層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長,朱韜擬接棒 - 天天要聞

四川新網銀行高層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長,朱韜擬接棒

微成都報道 日前,四川省首家民營銀行——四川新網銀行披露2024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該行原董事長王航因工作原因,於2024年6月起不再擔任董事、董事長及專門委員會職務。同時,該行已選舉朱韜為新任董事長,其董事長任職資格尚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核准。▲圖源:四川新網銀行官網簡歷信息顯示,朱韜曾任中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