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集體酸了,新三樣能救中國經濟嗎?這個問題有多傻?

2024年03月24日17:35:25 財經 1589

今年1-2月份,中國外貿大漲,美國媒體集體酸了:新三樣能救中國經濟嗎?我們今天來說說,這個問題問得有多傻。

有人認為,這是美國媒體習慣性質疑,跟中國網友唱衰美國一樣。但是,這能一樣嗎?你真的認為是一樣的嗎?事實上他們完全不是一個性質。

美國媒體集體酸了,新三樣能救中國經濟嗎?這個問題有多傻? - 天天要聞

最近,中國的外貿數據,亮瞎了美西方的眼睛。

海關總署的數據,今年1-2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61萬億元,同比增長8.7%。

其中,出口3.75萬億元,增長10.3%;進口2.86萬億元,增長6.7%,三項數據均明顯高於市場預期,創歷史同期新高,外貿實現良好開局。

面對這樣的開局成績,美國媒體集體破防了。

3月12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重磅報道,對中國外貿成績進行了全面分析和評論。

報道充滿了酸味,「從鋼鐵和汽車,到消費電子產品太陽能電池板,中國工廠正在尋找更多的海外買家,世界對中國商品的需求受到了中國的歡迎」。

我們可以說,這是世界需要中國嗎?

美國媒體集體酸了,新三樣能救中國經濟嗎?這個問題有多傻? - 天天要聞

同時,為了「政治正確」,《紐約時報》不可避免地把報道引向了質疑,甚至又大講「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

他們一邊無奈地描述中國製造正在橫掃全球,認為歐美想遏制中國經濟,已經無能為力;一邊又認為新三樣也救不了中國經濟,這邏輯不通啊。

隨後,美國媒體紛紛爭相跟進,掀起了中國外貿報道的熱潮。

這些媒體的論調大體上跟《紐約時報》差不多,可見美國所謂的言論自由,也是在「政治正確」的大原則之下的。

問題是,明顯邏輯不通的事情,他們是怎麼講通「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的呢?

美國媒體認為,中國產品海外激增,大量搶佔全球市場,正在幫助中國經濟創造就業機會,但從歐洲到東南亞,很多國家可能會失去更多的就業機會。

美國媒體集體酸了,新三樣能救中國經濟嗎?這個問題有多傻? - 天天要聞

他們這意思就是,中國的產能過剩,會大規模衝擊世界經濟。

你們怎麼不說,中國向世界供應了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幫助世界對抗通貨膨脹呢?

你們怎麼不說,中國打破了發達國家對中高端工業產品的壟斷,把暴利打下來了呢?

這難道是動了他們的乳酪,惱羞成怒了嗎?

美國媒體也重點提到了電動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的「新三樣」,中國賣得出奇得好,2023年合計賣了1.06萬億元,增長了29.9%。

但是,他們同時也提出質疑甚至潑冷水,「新三樣」能救中國經濟嗎?

美國媒體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機來自於內需,也就是國內的投資和消費,但「新三樣」不滿足這兩個條件。

美國媒體集體酸了,新三樣能救中國經濟嗎?這個問題有多傻? - 天天要聞

他們說,新三樣在中國產能過剩賣不動了,所以中國才大力尋找海外市場,這恰恰暴露了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內需不足。

最後,他們得出結論說,「新三樣」解決不了中國的內需問題,實際上對中國經濟的貢獻不大,也起不到好轉作用。

看起來蠻有道理的哈,但是這還真是張嘴就來啊,誰說新三樣在中國賣不動了?

中汽協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份,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102.5萬輛,同比增長34.3%,市場佔有率達到30%。

至於「新三樣能救中國經濟嗎?」這樣的問題,更是淺薄幼稚。

「新三樣」是亮點也很重要,起到了一定的拉動作用,但是它們遠遠不是中國經濟的全部。

美國媒體集體酸了,新三樣能救中國經濟嗎?這個問題有多傻? - 天天要聞

2023年,中國出口總額23.77萬億元,「新三樣」只有1.06萬億元。

很顯然,中國經濟並不依賴「新三樣」,也就談不上它們能不能救中國經濟了,這是很簡單的邏輯。

另外,中國網友唱衰美國,是因為美國霸權無道,衰落趨勢明顯,這都是正在發生的事實,而美國媒體唱衰中國,質疑「新三樣」,根本是無中生有,子虛烏有的事。

你來說說,這能一樣嗎?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龍江證監局對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寶島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償還向哈爾濱湖時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雙笙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