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重慶海關消息,海關總署正式同意重慶海關備案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款電子支付」創新舉措。隨著新功能上線,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將更便捷,市民在家門口「全球購」收貨也有望進一步提速。
作為全國第二批跨境電商綜試區,近年來,重慶跨境電商快速發展,2023年上半年,全市跨境電商交易額186億元,其中跨境電商零售額31億元,同比增長10.7%。隨著業務規模持續增長,重慶已有跨境電商企業2500多家,培育認定了5個市級跨境電商示範區,初步形成跨境電商產業集聚。
「通過技術創新,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系統與稅費電子支付系統對接,實現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款數據在海關、商業銀行、國庫、企業之間交換。」重慶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功能上線後,企業從稅單查詢、支付到收,到海關成功核注回執均在線上完成,足不出戶就能全程網上辦理稅款繳納。

據了解,過去企業通過傳統櫃檯繳稅,首先由海關匯總生成繳款書,列印紙質繳款書;然後企業前往銀行繳納稅款,將加蓋銀行收訖稅款業務印章的繳款書(第一聯)送回海關;最後再由海關人工核注稅單。整個流程跑下來,差不多要3個工作日左右。
如今,企業登錄「單一窗口」簽署三方協議,通過「單一窗口」查詢跨境電商待繳稅單後確認支付,海關業務系統接收銀行扣款信息後,立即完成稅單核注,並自動釋放擔保額度。
更為重要的是,線上繳稅系統不僅打破了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原有繳稅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在企業線上繳稅完畢後,企業稅款擔保額度也隨即「秒放」,提高了企業資金流動率,幫助企業節約大量經濟成本。
攻破一個癥結,提升整體效率。繳稅時間變短之後,貨物通關時間進一步縮短,不僅市民「全球購」收貨提速,而且也有利於企業搶抓市場機遇、拓展市場份額。
上游新聞記者 郭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