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國字型大小」天津靜海這個園區底氣何在?

2023年10月27日10:56:04 財經 1722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累累碩果不止遍布在廣袤的田野,更充斥在星羅棋布的工業產業園區。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通告中,靜海子牙經開區高新產業園申報的天津市靜海區自行車產業集群成功入圍,位列第九。至此,高新產業園的發展熱土上,再添一塊國家級金字招牌。

從一片「大空地」,到聚集40多家自行車企業的「中國自行車電動車之都」,不到十年時間,高新產業園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挑戰」。不論是體量、品質、品牌,靜海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企業都在全行業領先。

時下,走進高新產業園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產業聚集區,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機器轟鳴的廠房車間,彙集成一股跨越發展的生產大潮。

拿下「國字型大小」天津靜海這個園區底氣何在? - 天天要聞

在位於高新產業園的捷安特(天津)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圓潤的車輪和硬朗的車架,構成了宛如油畫般的「完美構圖」。隨著多條生產線的高速運轉,3分鐘內便有一輛電動自行車下線,銷往亞洲、北美洲、非洲等全球各地。

作為中國自行車企業的頭部品牌,捷安特擁有自行車組裝線、自主加工線、焊接線等生產線27條,主要生產越野山地車、炫彩青少年車、高端公路車、減震式休閑車等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是華北地區優質自行車製造企業。

在去年品牌研究機構Chnbrand公布的「2022年中國顧客滿意度指數」中,捷安特排名第五,同樣榜上有名的還有位於高新產業園的愛瑪科技集團

「在靜海,造一台世界的車」,愛瑪人的想法樸素具體。他們認為,這個夢想一定能在靜海實現,「這兒有最完善的產業鏈,不出園區,我們就可以得到電動車產業的任何零部件……」愛瑪科技集團天津基地工廠總經理宋現明如是說。

的確,一批又一批的「最強輔助」輪番登場,讓愛瑪的夢想早已成為了現實。

作為自行車產業特色集群落戶地,高新產業園甘當「棋盤」,將整車製造龍頭企業、零部件製造企業、自行車協會等板塊科學布局,建立了完備的高端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產業促進服務體系。

拿下「國字型大小」天津靜海這個園區底氣何在? - 天天要聞

在愛瑪科技集團的不遠處,去年剛剛搬遷的天津全福車業近來十分忙碌。

18條自行車鞍座組裝生產線、24條電動車鞍座組裝生產線,專業的印刷、壓痕、縫紉車間,注塑、發泡車間自動化作業,全新的數字化車間,現代化的管理流程,讓科技、數字與智能化為全福鞍座賦能。

作為靜海的「新朋友」,全福車業於2022年7月份落戶高新產業園,雖然「初來乍到」,但實力卻不容小覷。

科學布局,產業鏈完善,加之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配套服務,高新產業園成為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企業蓬勃發展的沃土,吸引了全福車業、八方電氣等多家知名企業。

依託天津自行車行業協會等機構發揮的產業促進協同作用,如今,高新產業園形成了良好的電動車(自行車)產業生態,電器系統、傳動系統、控制系統等產業鏈核心部件配套日趨完善,產業集聚效應顯著。

「目前,園區自行車產業集群共納入企業近100家,其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7家、創新型中小企業7家,5家完成了企業信息化和工業化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2個重點項目互聯網+智能製造升級,為產業集群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高新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企業服務辦主任許悅說。

拿下「國字型大小」天津靜海這個園區底氣何在? - 天天要聞

「全國自行車看天津,天津自行車看靜海」。現如今,一條涵蓋設計、研發、製造、組裝、銷售、服務的全周期產業鏈在高新產業園全面鋪開。作為全國唯一的「中國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之都」。

以自行車產業集群「起筆」,園區大力實施製造業建鏈補鏈強鏈工程,堅持集群式發展、大項目帶動、創新驅動發展等思路,推動自行車(電動車)產線智能化改造升級,保障了「全球同款同質」,生產製造獲得多項專利獎項,成為「靜海智造」的「名片」和「底氣」。

高新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黨總支副書記、總經理楊旭表示,站在新的關鍵賽道上,高新產業園將積極引進和培育關聯性大、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輻射、示範、帶動作用,促進集群內中小企業集聚發展。推動自行車(電動車)產業向上游車用高端材料、新能源電池配套和下游共享出行、騎行裝備、競技展示方向延伸,促進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躍升。(呂興龍 孫蒙蒙)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華電能源2024年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仍陷虧損泥潭 - 天天要聞

華電能源2024年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仍陷虧損泥潭

2025年5月5日,華電能源發布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1.51億元,同比下降3.68%;歸屬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281.93%,成功扭虧為盈。然而,扣非凈利潤仍為-1.497億元,儘管同比增長69.92%,但虧損問題依然嚴峻。華電能源作為一家以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為主的企業,近年來在能源保供、提質增效和...
國脈科技2024年凈利潤飆升61.41%,但毛利潤下滑引關注 - 天天要聞

國脈科技2024年凈利潤飆升61.41%,但毛利潤下滑引關注

2025年5月4日,國脈科技發布了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49億元,同比增長3.15%;歸屬凈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61.41%,創歷史新高。然而,毛利潤從2023年的2.52億元下降至2.17億元,顯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儘管凈利潤表現亮眼,但毛利潤的下滑值得警惕。凈利潤創新高,但毛利潤下滑2024年...
德龍匯能2024年業績大幅回升,凈利潤扭虧為盈 - 天天要聞

德龍匯能2024年業績大幅回升,凈利潤扭虧為盈

2025年5月4日,德龍匯能發布了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達到17.37億元,同比增長8.53%;歸屬凈利潤為0.19億元,同比增長107.89%,成功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為1129.93萬元,同比增長104.54%。公司通過深耕城市燃氣業務,拓展新能源領域,實現了業績的顯著增長。城市燃氣業務穩步擴張德龍匯能的核心業務城市燃氣...
東方環宇2024年營收增長20%,凈利潤微增0.04%,天然氣銷售成亮點 - 天天要聞

東方環宇2024年營收增長20%,凈利潤微增0.04%,天然氣銷售成亮點

2025年5月4日,東方環宇發布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44億元,同比增長20.0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7億元,同比微增0.0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1.82億元,同比增長2.13%。儘管營收增長顯著,但凈利潤增速明顯放緩,顯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面臨挑戰。營收增長顯著,但...
諾邦股份2024年財報:高端產品與品牌戰略雙輪驅動,凈利潤增長15.22% - 天天要聞

諾邦股份2024年財報:高端產品與品牌戰略雙輪驅動,凈利潤增長15.22%

5月5日,諾邦股份發布2024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2.37億元,同比增長16.80%;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0.95億元,同比增長15.22%。在全球經濟復甦和國內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諾邦股份通過高端產品開發和品牌戰略,成功避開了行業內的價格戰,實現了穩健增長。然而,儘管整體表現亮眼,公司在凈利潤滾動環比增長...
山西焦化2024年財報:營收利潤雙降,焦炭市場低迷拖累業績 - 天天要聞

山西焦化2024年財報:營收利潤雙降,焦炭市場低迷拖累業績

2025年5月5日,山西焦化發布2024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5.07億元,同比下降14.20%;歸屬凈利潤2.63億元,同比驟降79.37%。扣非凈利潤為2.39億元,同比下降81.24%。儘管公司在安全生產、環保管控等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焦炭市場需求疲軟、價格下滑等因素導致業績大幅下滑,經營現金流凈額更是錄得-20.67億元,凸顯公司...
勝通能源2024年財報:營收增長但凈利潤持續虧損,LNG業務面臨挑戰 - 天天要聞

勝通能源2024年財報:營收增長但凈利潤持續虧損,LNG業務面臨挑戰

2025年5月4日,勝通能源發布了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全年營業總收入為53.48億元,同比增長11.32%;毛利潤為3116.26萬元,較上一年度扭虧為盈;歸屬凈利潤為-1700萬元,同比減少虧損57.29%;扣非凈利潤為-1795.09萬元,同比減少虧損60.68%。儘管營收有所增長,但公司仍處於凈虧損狀態,且凈利潤的滾動環比增長率為-144..
寶蘭德2024年財報:營收下滑7.18%,凈利潤暴跌504.43% - 天天要聞

寶蘭德2024年財報:營收下滑7.18%,凈利潤暴跌504.43%

2025年5月4日,寶蘭德公司發布了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營業總收入為2.83億元,同比下降7.18%;歸屬凈利潤為-0.59億元,同比暴跌504.43%。儘管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整體業績表現令人擔憂,尤其是凈利潤的持續下滑,暴露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上的嚴重問題。營收與利潤雙降,盈利能力堪憂寶...
美關稅政策搞亂自家企業 多家美國公司暫停發布盈利預測 - 天天要聞

美關稅政策搞亂自家企業 多家美國公司暫停發布盈利預測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當地時間5月4日報道,由於美國近期關稅政策反覆無常,全球多家大型車企推遲或暫停發布盈利預測。報道稱,車企巨頭斯泰蘭蒂斯集團4月30日發布報告表示,由於「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該集團暫停發布2025年的盈利增長預
螺紋鋼 | 需求旺季尾聲將至,螺紋鋼價格震蕩承壓前行 - 天天要聞

螺紋鋼 | 需求旺季尾聲將至,螺紋鋼價格震蕩承壓前行

板塊導讀觀察上周黑色系列市場行情,供應端持續寬鬆態勢明顯,鋼廠開工率延續上升趨勢,鐵水產量創出新高,反映出生產端保持強勁動能,整個黑色系列走勢較弱,需重點關注減產政策的落地情況以及需求端的實際變化程度,這兩大因素將決定市場的運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