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A股迎來了中秋、國慶長假休市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儘管節前市場處在震蕩橫盤的態勢之中,不過今日三大指數的集體高開也為投資者對節後市場的美好的「憧憬」打下了「伏筆」。券商統計顯示,整體來看,國慶節前市場相對保守,節後指數上漲概率更大,其中大盤指數相對穩健,中小盤指數賠率更高。
國慶後市場多表現不錯,持股過節是優選
歷史數據顯示,十一後的A股市場多有不錯表現。據光大證券統計,wind全A在國慶假期之後的表現通常較好,2010年至2022年節後首日開門紅的概率高達69%,平均漲幅為0.7%。而節後5個交易日的上漲概率高達92%,平均漲幅為2.4%,僅有2018年時出現下跌,其它年份則均為收漲。

該機構指出,預計今年節後A股市場也將有不錯表現,一方面,從歷史來看,受流動性變化的影響,A股在節後大概率會出現上漲,值得投資者參與。另一方面,當前市場正處於相對低位,投資性價比高,而活躍資本市場及穩經濟的政策也在陸續推進,指數整體易上難下,方向上有望逐漸震蕩上行。故而持股過節是優選。
而具體到行業而言,據粵開證券統計,各個行業節前上漲概率普遍不高,而節後板塊上漲概率明顯高於節前,節前節後確定性均相對較高的為假期消費出遊相關的大消費板塊,節後漲幅均值領先的為成長板塊。國慶節前上漲概率較高的行業主要有和假期相關的食品飲料、美容護理、社會服務等線下消費板塊以及防禦屬性較強的醫藥生物板塊。節後行業上漲的概率明顯高於節前,31個申萬一級板塊上漲概率均不低於60%,其中21個申萬一級板塊上漲概率超過80%,而上漲概率達到90%的行業多集中在消費和假期出遊相關板塊,如美容護理、汽車、交通運輸等;綜合來看,大多數行業並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假期關注哪些大事?
光大證券指出,國慶假期期間,有三方面信息值得投資者關注。首先就是港股及美股的假期表現。港股及美股假期表現與A股節後首日漲跌幅正相關。其次是,國內外的重要經濟數據。國內關注PMI及假期消費等數據,海外關注美國通脹、就業等數據。第三則是部分重要事件進展。包括中美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美國政府「關門」危機等。

十月市場怎麼看?券商:經濟邊際改善推動市場回暖
近日,安信證券在9月17日的研報中指出,十一之後市場步入反彈的概率較大。以7月24日會議作為本輪政策底進行衡量,十一前後基本已經滿足本輪政策底-市場底間隔時間與「最後一跌」持續時間。一般而言,政策底/信用底→市場底(與前者間隔2.5個月)。同時,根據歷史復盤,「最後一跌」的持續時間在20-30個交易日左右。此外,國慶節前5個交易日出現普跌,節後5個交易日反彈上漲明顯。根據統計數據,各個指數的平均收益率在節前和節後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反轉。
平安證券在10月權益市場展望中指出,當前市場已處於底部區域,經濟邊際企穩以及政策持續發力有望帶來市場預期的進一步改善,整體機會大於風險。目前權益市場對於基本面及風險的悲觀定價已較為充分,政策持續落地以及經濟邊際企穩效果的評估有望帶來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改善。結構上,一方面建議關注受益於政策利好的金融/地產/消費板塊,臨近四季度,高分紅低估值的價值藍籌板塊配置性價比逐漸凸顯;另一方面,國內科技產業仍然延續高景氣,中長期視角下科技成長TMT板塊相對更加確定。
中航證券表示,A股盈利周期或已開啟回升,PPI數據改善顯示A股利潤增速有望同步改善,當下或為積極布局期。我們預期6月以來大宗商品價格的上行有望反映在上遊資源品企業三季度業績中,市場交易回歸業績主線背景下周期行業有望延續強勢表現。風格指數方面,十一假期後各風格指數日均漲幅和成交金額歷史分位值全部高於假期前。假期前僅有消費風格上漲,其餘均下跌,全部5種風格指數的假期前日均成交金額十年歷史百分位均位於50%以下。十-假期後5個交易日的表現來看,消費、周期、成長風格漲幅靠前,假期後日均成交金額歷史百分位明顯回漲。行業方面,過去十年間,全部31個申萬一級行業的十一假期後表現均優於假期前。近十年,十一假期前有27個行業平均下跌,即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大消費板塊仍表現較好,僅有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社會服務、農林牧漁上漲。近十年十一假期後行業層面普漲,31個行業中30個行業上漲。各行業交易熱度恢復明顯,近十年全部行業的十一假期後日均成交金額歷史百分位均高於假期前,31個行業中十一假期後超50%的佔比由38.71%上升至77.42%。2023年十一黃金周旅遊出行消費熱度較往年同期大幅增加,消費板塊熱度有望延續。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