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2023年中國企業家太陽島年會冰雪經濟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哈爾濱舉行,值得一提的是,《哈爾濱市冰雪經濟投資發展潛力報告》隨之出爐。
哈爾濱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哈爾濱是中國最北的省會城市,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長,平均雪期180天,年均降雪量800毫米左右,穿城而過的松花江封凍期130天左右,是世界公認的天然冰雪資源最佳區域之一。
哈爾濱交通體系便利暢達。哈爾濱與俄日韓等國都處在「2小時交通圈」內,已開通國內外航線279條,國際客貨運航線共12條。
哈爾濱冰雪項目儲備豐富。圍繞省市冰雪經濟發展規劃,我們整體謀划了冰雪經濟儲備招商項目100個,投資總額超1000億元。其中,我們謀劃的哈爾濱四季滑雪項目,總投資額1.85億元,計劃建設單板道、雙板道、跳台道等場地。國際冰壺文創綜合體項目,總投資額15億元,項目規劃佔地2.6萬平方米,擬建設冰壺運動館、旅遊度假區、體育文創產業園。
哈爾濱冰雪經濟潛力巨大。2022-2023年度,哈爾濱市冰雪經濟總規模達717億元;預計到2030年,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500億元。
哈爾濱旅遊市場復甦強勁。2023年1月至8月,哈爾濱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988.4萬人次,同比增長78.1%,佔全省59.86%;旅遊收入718.7億元,同比增長102.5%,相當於全省77.7%。哈爾濱機場吞吐量位居東北之首,機場每天執行航班440架次左右,運送旅客6.3萬餘人次。6至8月,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共運送旅客582.4萬人次,同比增長54.2%。鐵路累計發送量2554.1萬人次,同比增長127.8%;抵達量2521.4萬人次,同比增長131.7%;客運量5075.5萬人次,同比增長129.7%。
哈爾濱冰雪運動賽事集聚。哈爾濱成功獲得第9屆亞冬會舉辦權,正在加大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市域內共有滑雪場34家,雪道100多條,總長度達120多公里;擁有滑冰館32座,室外滑冰場超過千處,全年開展冰雪體育賽事活動190餘項,可承辦滑冰、冰壺、越野滑雪、冬季鐵人三項等百餘種冰雪運動賽事。
圖為會議現場
哈爾濱冰雪裝備發展迅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冰刀、雪板、冰壺為主的冰雪運動裝備體系和以索道、魔毯、造雪製冰設備為主的冰雪場地裝備體系,包含製造、研發、工程、裝配和服務五大類2000多家冰雪企業。
哈爾濱冰雪政策支持強力。哈爾濱出台了《哈爾濱市支持冰雪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旅遊集團20強」企業及上市企業,來哈投資年營業收入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按照年營業收入的7%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700萬元。對新建的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冰雪產業項目,在項目全部竣工驗收後,按實際完成投資額5%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在哈爾濱舉辦國家級冰雪節慶活動、冰雪體育賽事、冰雪產業博覽會、冰雪主題論壇,按照活動場地租賃和搭建等費用的50%給予活動舉辦機構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哈爾濱品牌活動影響廣泛。哈爾濱國際冰雪節位列國際四大冰雪節之一,統籌全市各類活動營造城市冰雪氛圍,重點打造「十園」「十節」「十賽」「十會」等重點板塊。第36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剛剛落幕,體現了音樂文化的新高度、新氣象。
哈爾濱對外交流合作持續擴大。今年1-8月份,哈爾濱市進出口貨物貿易完成322.4億元,同比增長46.3%,分別高於全省、全國30.2、46.4個百分點。哈爾濱市入選新一批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公示名單,定位於向北開放之都,通過舉辦中俄博覽會、中俄地方文化藝術季等活動,成為東北亞對俄交流的承載高地和會客廳,打造對俄及東北亞區域文化合作的中心樞紐。
龍頭新聞·生活報 記者:梁晨;攝影: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