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瑞醫藥上半年業績轉向:創新葯銷售收入增長 銷售費用續增

2023年08月28日21:41:03 財經 1017

「醫藥一哥」恆瑞醫藥的業績已連續兩年表現不振。

截至8月27日收盤,恆瑞醫藥市值約為2597.53億元,較2021年初巔峰時的超6000億元出現腰斬。

在8月25日召開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恆瑞醫藥董事、總經理戴洪斌對投資者表示,「隨著公司創新葯獲批越來越多以及臨床價值逐步凸顯,將為更多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選擇,公司創新葯營收佔比也將在目前基礎上穩步提升。」

恆瑞醫藥的業績在今年上半年出現拐點。2023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恆瑞醫藥的營收破百億元,且營收、歸母凈利潤均出現了約9%的同比增長。業績向好背後,隨著第七批集采落地,恆瑞醫藥仿製葯的銷售壓力尚未完全解除。

值得注意的是,創新葯銷售收入的增長,成為未來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2023年上半年,隨著創新葯的陸續上市,公司創新葯銷售收入呈現上升趨勢,公司的毛利率也出現回升。

此前8月,恆瑞醫藥曾捲入「某地辦公室被端」「數據被拿走」等市場傳言。恆瑞醫藥多次否認。

營收歸母凈利潤均增長約9%:業績扭轉下滑趨勢集采壓力未解

作為國內創新葯龍頭,恆瑞醫藥聚焦抗腫瘤、手術用藥、自身免疫疾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領域進行新葯研發。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恆瑞醫藥的營收、歸母凈利潤久違出現雙增長。

8月18日,公司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68億元,同比增長9.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08億元,同比增長8.91%。

在此之前,恆瑞醫藥的業績已連續兩年同比下跌。2021年,集中帶量採購和國家醫保談判產品大幅降價導致毛利率下降等因素,導致恆瑞醫藥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近三成。2022年,兩方面影響依舊存在,恆瑞醫藥歸母凈利潤繼續出現了13.77%的同比下降。

恆瑞醫藥上半年業績轉向:創新葯銷售收入增長 銷售費用續增 - 天天要聞

恆瑞醫藥近年業績表現

其中,集采一度使恆瑞醫藥的仿製葯銷售承壓。恆瑞醫藥曾在2022年年報中表示,2021年9月開始陸續執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的8個藥品,2022年銷售收入僅6.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2.6億元,同比下滑79%;2022年11月開始陸續執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的5個藥品,2022年銷售收入9.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2億元,同比下滑48%。

當前,集采對恆瑞醫藥造成的壓力仍然存在。恆瑞醫藥在半年報中表示,第二批集采涉及產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醋酸阿比特龍片因多數省份集采續約未中標及降價等因素影響,報告期內銷售額同比減少5.23億元,2022年11月開始執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產品報告期內銷售額同比減少5.78億元。

不過,新產品上市為恆瑞醫藥仿製葯的銷售收入緩解了部分壓力。據恆瑞醫藥介紹,隨著醫療機構診療復甦,處方葯需求逐步釋放,上半年公司手術麻醉、造影等產品以及新上市的仿製葯銷售同比增長較為明顯,恆瑞醫藥的仿製葯收入與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毛利率回升年內3款創新葯上市創新葯含稅收入近50億元

根據2023年半年報,截至目前,恆瑞醫藥已有13款自研創新葯、2款合作引進創新葯在國內獲批上市。其中阿得貝利單抗、磷酸瑞格列汀和引進創新葯奧特康唑均於今年上市。

隨著新品上市,恆瑞醫藥的創新葯收入有望進一步增長。2022年恆瑞醫藥的創新葯銷售收入為81.16億元,含稅為86.13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公司公布的創新葯含稅收入為49.62億元。

收入有望增長的同時,公司利潤空間也有希望回升。2022年業績說明會上,恆瑞醫藥曾表示,創新葯利潤率高於仿製葯,隨著公司創新葯的增加及放量銷售,創新葯對公司利潤的貢獻佔比會持續提高。

Wind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間,恆瑞醫藥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87.93%、85.56%和83.61%,2021年、2022年均逐年下降。但2023年上半年,恆瑞醫藥的銷售毛利率為84.16%,較上年同期提升了0.66個百分點。

從研發力度來看,2023年上半年,恆瑞醫藥累計研發投入30.58億元,其中費用化研發投入23.31億元。恆瑞醫藥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80多個創新葯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與此同時,恆瑞醫藥的新葯上市申請也在加速中,據公司董事會秘書劉笑含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有 6 項上市申請獲國家葯監局受理。2023年8月,公司提交的1類新葯PARP抑製劑氟唑帕利膠囊的藥品上市許可申請獲國家葯監局受理。

據了解,氟唑帕利膠囊用於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在一線含鉑化療達到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後的維持治療,此前該產品已有2款適應症獲批上市。

銷售費用增長市場費用佔比過半職工薪酬同比下降16.6%

醫藥反腐大潮下,8月以來,恆瑞醫藥曾捲入「某地辦公室被端」「數據被拿走」等市場傳言,對此公司多次於投資者互動平台對傳聞作出回應,表示傳聞不屬實,公司已報案。

這一背景下,其銷售費用的變動受到關注。2023年上半年,恆瑞醫藥的銷售費用為36.78億元,同比增長12.61%。從銷售費用的結構來看,恆瑞醫藥學術推廣、創新藥專業化平台建設等市場費用為20.19億元,約佔當期銷售費用的54.88%,依舊為銷售費用的主體。且2023年上半年,這一費用出現了26.87%的同比增長。而與此同時,同樣在銷售費用中比重較大的職工薪酬與福利一項,2023年上半年為12.45億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16.63%。

針對銷售費用中兩項費用的變動情況,恆瑞醫藥在業績說明會上回應表示,由於外部因素部分市場活動被延遲導致去年同期期間銷售費用的基數較低,今年上半年新產品致市場活動增加,致上半年銷售費用中的市場費用同比增長。職工薪酬與福利費用下降主要是由於公司根據發展與市場需求,優化組織結構,精簡銷售機構,強化扁平管理,持續提升公司運營效率,確保公司提質增效;公司在試點省區整合銷售團隊、臨床監察、市場醫學、臨床協調等部門,形成資源合力,加強屬地管理,推進品牌建設及市場監管,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確保公司戰略落地並高效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職工薪酬和福利項在2022年已出現了23.89%的同比下降。恆瑞醫藥2022年年報中曾提及,公司「通過合併、裁減低績效辦事處,進一步優化組織架構;嚴格把控辦事處人員管理幅度,精簡低績效銷售人員,不斷提高人均單產」。這一趨勢在2023年繼續延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丁爽

編輯 徐超

校對 柳寶慶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轉」出新活力 揚帆正當時——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方式觀察 - 天天要聞

「轉」出新活力 揚帆正當時——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方式觀察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正通過強化創新研發、推進數字化轉型、拓展海外市場等途徑,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在經濟環境變化的風浪中勇敢搏擊,沿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創新蝶變。向「新」而行 激活發展動能超低鋁合金、硅基鋇合金、硅基鍶合金……這些形態各異的合...
註冊成立僅 13 天,安普瑞斯新公司發出簡易註銷公告 - 天天要聞

註冊成立僅 13 天,安普瑞斯新公司發出簡易註銷公告

IT之家 7 月 8 日消息,近日羅馬仕宣布召回 49 萬台充電寶。安克創新緊隨其後,宣布召回 71.3 萬台充電寶。總計超過 120 萬台的召回規模,為國內充電寶行業最大規模的缺陷產品召回事件。相應涉事充電寶據稱使用了安普瑞斯(無錫)有限公司提供的電芯,該公司被指在未經品牌方授權的情況下,擅自偷換了電芯中關鍵的隔膜材料...
周治平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 天天要聞

周治平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財聯社7月8日訊,今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7月4日,根據黨中央決定,周治平任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程福波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公告顯示,周治平出生於1971年1月,江西吉水人,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正高級工程師。
深圳啟動建設全球數智人才發展創新基地 五年內預計培養人才超20萬 - 天天要聞

深圳啟動建設全球數智人才發展創新基地 五年內預計培養人才超20萬

7月8日下午,由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深圳人才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全球數智人才發展創新基地在深啟動建設。基地由深圳人才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深圳數智國際人才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分兩期建設:一期選址羅湖區深業泰富科創大廈,年計劃培訓規模1.5萬人;二期將拓展至4萬人,五年內預計培...
濱州市沾化區宏達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永軍被「雙開」 - 天天要聞

濱州市沾化區宏達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永軍被「雙開」

日前,經濱州市沾化區委批准,沾化區紀委監委對濱州市沾化區宏達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永軍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王永軍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對抗組織審查;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金;違反廉潔紀律,違規從事營利活動;將公權力異化為謀取...
平台補貼掀起「外賣大戰」 新式茶飲門店爆單股價暴漲 - 天天要聞

平台補貼掀起「外賣大戰」 新式茶飲門店爆單股價暴漲

「太瘋狂了!全國人民都在熬夜點外賣。」「喝不完,根本喝不完。」上周末,淘寶閃購、美團、京東補貼「沖單」,平台「外賣大戰」白熱化,不少網友曬出「0元購」外賣訂單,其中現制茶飲因消費高頻、低客單價、出餐簡單穩定等成為這一輪流量紅利的最大贏家。
債務再飆萬億,大漂亮法案真是「中國國運」加速器? - 天天要聞

債務再飆萬億,大漂亮法案真是「中國國運」加速器?

全球金融市場都在關注的大漂亮法案終於還是被通過了,法案本身不僅在美國國內有著巨大的爭議,現在已經有人將法案往中國身上扯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紐約時報專欄作者弗里德曼直接發文批評說特朗普的大漂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