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簡稱「中博會」)將於6月27日在廣州開幕,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邀請越南工貿部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擔任主賓方,本屆中博會以「小中見大 博覽天下」為主題,期間將舉辦多場展覽和論壇活動。

主辦方供圖。
廣東中小企業超680萬家,廣州正支持專精特新企業走出去
2022年11月,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中國倡議被寫入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日前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6月27日,是第7個聯合國「中小微企業日」,本屆中博會和大會選擇在當天開幕,旨在推進中小企業國際交流合作,共促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6月26日,在本屆中博會配套的「APEC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際合作論壇」上,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參贊高振廷透露,截至2022年末,國內中小微企業數量超過5200萬戶,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在推動中小企業創新與專業發展上也取得了積極成效。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透露,通過建立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已累計培育近90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帶動地方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萬多家,累計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6000餘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數14萬餘項。
廣東省政府副省長孫志洋在致辭時表示,2022年廣東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91萬億元,中小企業數量超過680萬家。目前廣東培育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67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89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超2.79萬家,均居全國前列。
通過完善培育體系,暢通產業鏈的融通創新,加強中小企業的國際合作交流,廣州正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多起來、強起來、走出去。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高裕躍透露,2022年度,在全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中廣州排名第四,全市獲認定首批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個,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1.17萬億元。全市共有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2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585家、創新型中小企業5597家。
為了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廣州先後舉辦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建築建材綠色產業、教育信息化等重點產業鏈供需對接活動,廣汽集團、東風日產、小鵬汽車、廣州地鐵、廣州工控、白雲電器、視源電子以及產業鏈上下游500多家企業參與對接活動,瑞立科密、三泰汽車、擎天實業、華能機電等一批專精特新企業與「鏈主」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實現卡位入鏈。
同時,通過政府搭台、組織參展、依託跨境電商平台等方式支持企業「走出去」。一些企業已在海外市場取得突出成績,比如「小巨人」企業禾信儀器的質譜儀器產品全球市場佔有率達30%、專註汽車熱管理的法拉集團已供應全球60多個知名汽車品牌。
境外展區面積漲五成,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參展
南都·灣財社記者從主辦方獲悉,本屆中博會在廣州琶洲開展,展覽時間從6月27日持續至3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呂玉印表示,今年是在疫情後中博會首次恢複線下辦展,展覽面積8萬平方米,展位約3200個,其中境內參展企業約1600家,境外參展企業約300家。
境內參展方面,全國31個省(區、市)、5個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組團參展,分為工業互聯網、融通創新、未來產業、老字號企業等展區,聚集了國內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及新能源、醫藥和醫療器械、食品及農產品等5大行業的專精特新企業,華為、富士康、電信、移動、聯通、廣汽集團、長安汽車等企業參展。
境外展區總面積15000平方米,比上屆增長50%。本屆中博會由越南工貿部和聯合國工發組織擔任主賓方,越南展區面積達3000平方米,越南展團將帶來琳琅滿目的特色展品。現場還將匯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德國、希臘、加拿大、紐西蘭、泰國、埃及、伊朗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帶來的特色展品和頂尖創新產品,包括航空航天設備、機器人、人工智慧、綠色食品等。
同時,聚焦當前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實際需求,展會期間將解讀即將印發的《關於健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並舉行中小微企業跨境撮合對接會、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發展對接活動及「創客中國」項目成果展、中歐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論壇、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論壇等活動,啟動「數字化賦能」「科技成果賦智」「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的「三賦」專項行動全國行,同時組織國家中小企業基金與新增子基金簽約、廣東省鏈主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簽約等。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黃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