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獻瑞,春滿濠江。自開年以來,穗澳兩地交流活動逐漸增多。3月24日晚,由廣州海外聯誼會、澳門廣州社團總會、廣州市工商聯(總商會)聯合主辦的「穗澳聚力謀發展齊心攜手創新局」癸卯年春茗暨穗澳同心薈·鄉親服務智慧小程序上線儀式在澳門旅遊觀光塔舉行。穗澳兩地穗籍社團會員代表、各界友好社團代表、有關重要代表人士等嘉賓共400多人參加活動。

「穗澳聚力謀發展齊心攜手創新局」癸卯年春茗暨穗澳同心薈·鄉親服務智慧小程序上線儀式在澳門旅遊觀光塔舉行。通訊員供圖
熟悉的節奏回來了
「要把過去三年落下的時間追回來!」
「最近每天都見了很多新老朋友,昨天是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澳門分會,今天是澳門廣州社團總會的春茗交流活動。」澳門番禺同鄉會秘書長、澳門致柏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暢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用「馬不停蹄」四個字形容近期的忙碌狀態,她表示,「要把過去三年落下的時間追回來!」
「穗港澳三地的朋友終於有機會相聚交流,了解近況的同時也為項目發展開拓商機。」過去幾年,蘇暢通過實地走訪考察,已開拓多個不同業務線,將內地的優質產品帶到澳門,當中涉及紙巾、燈具等日常用品。今年以來蘇暢已多次往返穗澳兩地開拓業務,據透露,公司已和番禺一家醬油生產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結合澳門人的飲食習慣對醬油進行改良,並聯合打造新的醬油品牌,將產品帶到澳門來。
廣州-香港-澳門,兩天內跟隨交流團在大灣區多個城市穿行的還有香港青年創業者,廣州市載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楊騰,此行他帶著公司為兩地的廣州社團總會設計的線上服務程序而來。他告訴南都記者,一天內實現穗港澳三地穿行,這種快節奏流動在過去三年是很難實現的。隨著交流活動逐漸恢復常態,對接下來穗港澳三地間的業務合作他充滿期待。
優勢互補,為兩地商貿往來提速
廣州和澳門一衣帶水,同根同源、血脈相連,一直以來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繫。在過去三年里,穗澳兩地合作持續開展,並先後達成了多個重要的合作項目。記者從廣州市商務局獲悉,2022年穗澳兩地進出口逆勢增長近七成。
今年以來,廣州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衝刺的勁頭,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鉚足幹勁全力起跑,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金戈鐵馬聞征鼓,只爭朝夕啟新程。」在現場,廣州市榮譽市民、澳門廣州社團總會會長何敬麟用一句古詩詞形容當下穗澳兩地的合作關係。在何敬麟看來,「廣州擁有強大的產業集聚和供應鏈體系,為澳門產業轉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和資源。」

廣州市榮譽市民、澳門廣州社團總會會長何敬麟。
何敬麟指出,去年6月頒布實施的《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加快了廣州南沙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也為澳門居民在到廣州南沙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等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隨著「澳車北上」政策出台,將為兩地商貿往來提速。
近年,何敬麟在廣州投資多個項目,他先後建立「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澳門青年人創新部落」,其中澳門青年人創新部落已引進粵港澳台優質項目近300個,澳門項目超60個,成為黃埔與澳門合作的標杆、示範品牌項目。
在過去一周里,澳門青創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廣州開發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澳門質量品牌國際認證聯盟等簽下了穗澳質量創新港合作項目,擬投資10億元落地中新廣州知識城。項目作為穗澳質量創新園首期,將助力提高廣州開發區智能製造與先進位造等產業鏈質量認證便利並加速「走出去」。
「澳門可通過深度參與廣州的創業創新、科技產業,進一步豐富澳門產業機構,吸引產業、人才等創新要素集聚發展。」中山大學深圳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段景倫在採訪中指出,澳門的優勢是資本雄厚,可賦能支持投資廣州優秀中小企業發展,與當地生產性資源結合,帶動廣州製造出海到葡語國家,進一步鞏固澳門的樞紐地位。與此同時,澳門還可向大灣區輸出城市發展、城市運營的「澳門模式」。
據了解,未來兩地還將組織企業展開交流,包括組織內地企業「走入澳門」,與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大豐銀行、澳門工商聯會等澳門政企單位互動交流,為雙向合作連接資源暢通渠道,探索新商機、開拓新局面。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鄭雨楠 伊曉霞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