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務危機已走向了盡頭,再拖下去就要全球失信了。危機時刻,美國想起了中國,想讓中國為它買單!因為美國即將增發新的國債,需要有人購買。美國財長耶倫於是決定訪華。她來中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中國增持美國國債,讓中國繼續當冤大頭!
那麼,我們還會不會買呢?
除非耶倫不來中國,如里來了的話,多多少少是要買點的,只是買多買少的問題。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不買,甚至把現在手頭上持有的8594億美國債券全部拋售出去呢?這樣做了,美國能把我們怎麼樣嗎?
這件事說起來真的很無奈。根源就在於全球貿易體系超過90%的交易都是用美元結算的。美元霸權一時半會根本動搖不了。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也大都要用美元結算,我們想用人民幣,問題是人家不願意啊。賺到的美元拿回國內是不允許直接使用的,要在銀行兌換成人民幣。銀行於是擁有了大量的美元。這些美元拿來幹什麼呢?當然要從外國買東西,但高科技的東西美國和西方是不賣給我們的。我們主要用來購買石油、能源、礦產,當然,還有大飛機,但這些美元仍然用不完,怎麼辦?於是就有了購買美國國債這一用錢渠道,希望能夠錢生錢。
此外,持有一定量的美債客觀上有利於保證人民幣的幣值在國際貿易中的穩定性,那些用美元結算的國家當然不希望美元大幅度貶值,於是就能間接緩解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從而有利於中國的外貿出口,進而帶動國內的就業,這便是中國暫時不全拋美國外債的重要原因。
美元霸權是和石油綁定的,基礎是石油,它為此在中東發動了多次戰爭,與俄羅斯的衝突其實還是因為石油美元。為了破壞歐元,美國策動了英國脫歐,利用與俄羅斯的衝突綁架了北約各國,從而讓歐元地位一落千丈。
還有就是,石油也是我們這種製造業大國所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為了發展經濟,我們迫不得已要持有大量美元,以便於與其他國家開展交易。
當然,持有美債顯然是有風險的。因為美元的印鈔機掌握在美國手裡,其他國家不能自己印製美鈔。美國便利用這一優勢將自身的危機轉嫁到別人身上。美國自己借債,但要全世界為它還債。如果不能擺脫石油美元,持有美債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問題將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強大而逐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