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數字化鴻溝
河北鑫宏源印刷包裝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鑫宏源」)是一家保定市高碑店的企業,不同與傳統意義上的印刷公司,鑫宏源有一家藥品包裝工廠,還有一個入駐了22家工廠、3所學校、1800工人的印刷包裝產業園。
作為一個法學出身、學院派很濃的年輕人,現任鑫宏源總經理李健,在畢業前和印刷業、數字化毫無關係。接手鑫宏源之後,他把這個家族企業帶上了一條新路,期間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問題也令李健印象深刻。
「首先一把手能否帶頭接受管理模式的改變,其次企業老總需要找到適合的數字化轉型方式,另外老總要知道需要花多少錢才能實現數字化轉型,最後中小企業內部有誰能完成數字化轉型的任務」,李健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是他跟多位園區老闆溝通後,總結的四條中小企業數字化困難。
一直在數字化轉型領域的容聯雲COO熊謝剛也有自己的感觸,他以服務某股份制銀行客服中心數字化轉型為例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傳統人工坐席存在業務知識點複雜的問題,客服與客戶交流時會出現讓客戶等候的情況,出現的關鍵點知識遺漏也容易造成客戶滿意度下降。客服還需要在實時通話中記錄客戶基本信息,事後要填充工單,但容易遺漏重要信息」。
數智化轉型,可以幫助企業打造一個全生命周期經營管理閉環,但根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小企業數字化分析報告,79%的中小企業仍處於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初步探索階段,12%的企業處於應用踐行階段,達到深度應用階段的企業佔比僅9%。
長期關注數實融合創新發展的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雲事業部總裁曹鵬也觀察到了類似問題,當前我國數實融合整體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問題亟待突破。比如,數字技術尚未全面融入到我國實體經濟的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中;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不敢、不會的困境,數字鴻溝有加大趨勢。
降低工具使用門檻
其實,「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世界難題。」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向北京商報記者直言,「我國企業有很多優勢,但問題一直存在,就是技術、理念、成本等。」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360創始人周鴻禕。在服務中小微企業時,他發現市場缺乏有效的產品和服務,SaaS化服務是中小微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殺手鐧。因此,周鴻禕在提案中建議,「把數字化SaaS服務作為重點產業方向進行培育」。
工信部最新印發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也給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指引和方向。根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要聚焦中小企業轉型痛點難點,提供「小快輕准」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門檻。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可以研發推廣低代碼產品服務,助力中小企業自行創建、部署、使用和調整數字化應用,提升中小企業二次開發能力和需求響應能力。
對此,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陶元引用了一組調研數據,低代碼等「小快輕准」產品好評度較高,但目前僅不到25%的被調研企業應用了低代碼服務,「小快輕准」產品仍具備較為廣闊的應用空間。陶元認為,降本增效和提升創新能力是中小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訴求,「參考性強、實績突出」和「性價比高、靈活支付」的數字化產品服務可以更好地滿足中小企業需求。
「小輕快准」解決方案有哪些實例?回答這個問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舉例,像釘釘這種PaaS(平台即服務)化平台,首先解決了標準化的問題,提供原子級的標準件,企業自己組裝、二次開發。其次,幾千萬家企業組織都聚集到平台上後,形成規模化效應,可以演變成產業鏈整體的數字化。
扶持要出新招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是今年工作重點。
具體到智能化,服裝企業夢燕的場景或許是個樣本。粉色堆垛機在25米的倉庫上下運轉,將貨物托上貨架,一次可托16箱衣物,差不多200件夏裝。不需要工人上下樓跑動,服裝就能順著軌道跨樓層、多方向地傳輸,再經貼碼、分裝、運輸出庫。
據夢燕總經理吳承淮介紹,相比於舊倉,夢燕自動化物流中心的新倉在每日可支持出貨量提升5倍的情況下,倉庫空間利用率提升3倍,人員減少40%。整個自動化物流中心方案包括1座25米高、8個巷道的自動化立體倉庫,1套輸送分揀系統,8個工位的貨到人播種系統以及包裝複核、自動稱重和貼標、熱縮塑膜機等自動化設備。在軟體及系統方面,智慧物流操作系統曠視河圖將自動化立庫系統、箱式輸送分揀系統、貨到人播種系統與倉庫管理系統(WMS)無縫對接,以前整個倉庫的作業人員需要55人,現在35人就能滿足同樣的作業量,倉庫用工減少40%。
中小企業天然脆弱,資金鏈薄弱,實現真正的數字化轉型才能克服短期經營困難,大幅降本增效,解決根本問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對地方各級主管部門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提出的要求就包括加強轉型引導、加大資金支持、推廣試點應用、完善配套服務、優化發展環境五方面。
全國政協委員、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在提案中也提到了對中小企業的扶持。目前全國累計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7萬家,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強鏈補鏈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這些企業的發展還面臨起步難、持續難、做強難的現實阻礙。
為此,齊向東建議,扶持「專精特新」要出新招,建議銀行延長企業貸款還本付息時間,每年評估償還能力,增強其抗風險能力;建議保監會及相關部門鼓勵保險公司開展貸款保證保險,與銀行合作定製開發「專精特新」專屬信貸產品;建議財政部及相關部門設立「專精特新」專項投資基金。
-END-
北京商報記者|魏蔚
圖片來源|鑫宏源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