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礦業發布公告,擬通過全資子公司鑫茂投資,以1.18億美元現金方式增資Kodal Minerals PLC(以下簡稱「KOD」)及其全資子公司Kodal Mining UK(以下簡稱「KMUK」),從而獲得其核心資產——馬里的Bougouni鋰礦資產,正式跨入海外尋鋰的大軍。
據悉,此次投資中,1775萬美元現金將用來認購美國上市公司KOD的14.81%股份,9434萬美元現金增資持有KMUK 51%股權,同時,鑫茂投資擬向KMUK提供566萬美元的股東借款,總結約1.17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95億元。
KOD專註於西非,尤其是馬里地區的鋰礦勘探和開發,另有多個位於馬里及象牙海岸的金礦探礦權,其核心項目為馬里地區的Bougouni鋰礦項目。在此次交易完成後,海南礦業的全資子公司鑫茂投資將通過控股KMUK,持有KOD下屬所有在馬里的鋰礦資產,包含勘探權及採礦權。
據公告顯示,Bougouni鋰礦項目由Sogola Baoule、Ngoualana和Boumou三個採區組成,合計礦石資源量2131萬噸,氧化鋰平均品位1.11%。目前該項目已獲得正式的環境批准並在2021年底獲得採礦許可證,有效期12年,採礦權面積97.2平方公里。
Bougouni鋰礦項目位於馬里首都以南180公里,距離港口881公里,港口設施完善,物流條件好,開發條件較為成熟,可隨時開工建設。
海南礦業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於2022年12月開工,Bougouni鋰礦的同步推進,將成為其重要的資源保障。
2022年,受國外利益集團、安全因素、其他競爭者等多因素干擾,中國海外「尋鋰」步伐阻礙重重。
2022年1月,比亞迪和智利北方礦業服務公司分別獲得智利鋰礦開發合同,兩份合同競標額合計超1.2億美元,但合同簽訂後幾天,就被宣布無效;
2022年9月,中國鋰礦企業在辛巴威遭受社區勢力阻礙;
2022年10月,中國的贛鋒鋰業在墨西哥項目受到其國家政策影響,陷於困頓;
2022年11月2日,加拿大以「國家安全」為由,讓中國中礦資源、藏格礦業、盛新鋰能三家公司撤出對加拿大關鍵礦物公司的投資。
但即使如此,中企海外尋鋰步伐仍未停止,尤其非洲地區,具有相對中國友好的投資環境以及成本優勢。
2022年,比亞迪在非洲覓得6座鋰礦山;天華超凈投資辛巴威大型礦業公司Zulu鋰礦;中礦資源以12.2億元獲得了辛巴威最大的Bikita(比基塔)鋰礦74%的權益。此外,贛鋒獲得馬里Goulamina一半的股份;華友鈷業接盤了辛巴威的Arcadia。
2023年,中國礦企尋鋰,再次瞄向了非洲!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非洲鋰資源主要分布在剛果(金)、馬里、辛巴威、迦納和納米比亞五個國家,其中剛果(金)的鋰資源儲量最豐富,已探明鋰總儲量300萬噸(金屬量),占非洲儲量的 69.1%。
儘管非洲鋰礦的資源儲量和品位都具備優勢,但由於前期勘探和投資嚴重不足,目前非洲地區僅有Bikita 一座在產鋰礦,多數項目還處於完成可行性研究,籌備建設階段,部分項目還處於早期勘探階段。
剛果(金)的Manono鋰-錫礦;納米比亞的Karibib 鋰雲母礦;馬里的 Goulamina 鋰礦和 Bougouni 鋰礦;辛巴威的Arcadia鋰礦、Bikita 鋰銫礦、Zulu 鋰鉭礦和 Kamativi 鋰錫礦;迦納的 Cape Coast 地區的一系列鋰礦等,都是已進入開發或進行過勘探的優質鋰礦資源。
隨著中國企業的入駐,非洲的鋰礦建設進度有望加速,非洲,也有望成為中國最大的海外鋰資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