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在以「自貿醫藥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為主題的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先進醫療技術臨床轉化產業服務平台啟動儀式上,濟南片區聯合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簽約香港毅柏視網膜影響慢病評估體系臨床應用項目、上海韜睿再生細胞處理系統臨床應用項目、威高集團質譜中心項目等22個高端前沿創新技術項目入駐,以制度創新賦能生物醫藥產業開放發展,吹響2023年產業賦能衝鋒號。
山東自貿試驗區先進醫療技術臨床轉化產業服務平台依託自貿制度創新優勢、省市醫療資源和科創政策優勢,聚焦先進醫療技術創新研發和臨床轉化等關鍵環節,著力解決前沿醫療項目缺少轉化標準和臨床轉化渠道,臨床研究效率低、周期長,醫療資源整合利用不充分等關鍵問題,促進國內外高端醫療成果落地。目前平台已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轉化實現了國內首個生物人工肝臨床治療創新突破,以平台創新經驗總結推出的案例「生物醫藥臨床實踐服務新模式」入選新一批省級制度創新成果在全省複製推廣。
本次簽約入駐濟南片區的22個項目,既有來自香港的高端前沿臨床引用項目,也有威高集團、上海韜睿等全國行業領先的生物先進技術項目,還有來自省內的免疫細胞、微創手術機器人、細胞生物反應器裝置等國內首創項目。項目簽約入駐濟南片區先進醫療技術臨床轉化產業服務平台後,將以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等三甲醫療機構和國家臨床試驗機構為載體,以院士牽頭的專家委員會和倫理委員會為技術支撐,開展集成式、標準化臨床轉化應用和技術轉移轉化。同時通過濟南片區先進醫療技術臨床轉化產業服務平台,與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開展聯動和深度合作,建立博鰲-濟南先進醫療技術產業合作示範基地、罕見病精準治療合作機制和先進醫療技術新型合作模式,創新打造特許醫療「自貿直通車」,推動項目和前沿技術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實現成果應用和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濟南片區以本次項目簽約為契機,以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為核心,以項目需求為導向,加強制度保障、要素支撐、環境優化等配套措施建設,加快項目在濟南片區創新轉化應用,並吸引更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入駐。同時,圍繞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圍繞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跨境電商等重點產業加強集成式改革和首創性應用,以系統集成、平台搭建、產業賦能、區域聯動為路徑,持續增強制度創新賦能產業開放發展能力,更好發揮自貿試驗區在穩外資穩外貿和制度型對外開放的創新驅動作用,奮力打造新時代推動產業創新發展的引領區和對外貿易的增長極。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段婷婷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