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資銀行高盛預測,未來人形機器人市場將快速增長, 10年內成為規模達6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他還觀察到,如果能夠迅速克服技術和價格普及等困難,它可能會增長到1540億美元。高盛不僅選擇了特斯拉等完整的機器人開發商,還選擇了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等主要感測器組件製造商作為與市場一起成長的有希望的候選人。國內證券業也提示,人口減少等結構性環境將進一步加速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應關注已具備差異化優勢的相關企業。
據美國經濟媒體CNBC 2日(當地時間)報道,高盛預測「人形機器人市場將在未來10到15年內增長到60億美元,並在此後繼續增長。」 人形機器人預計將在勞動力市場發揮重要作用,到2030 年將填補美國製造業勞動力短缺的 4%。高盛分析師Jacklin Du表示:「在產品設計、使用、技術、價格普及等所有相關困難都將完全克服的樂觀假設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增長至高達1540億美元。它相當於智能手機市場規模或規模的三分之一,」他補充道。高盛預測,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廣泛的終端設備,例如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
據此分析,仿人機器人供應鏈中的大公司可以成為未來10年新的投資機會。兩位分析師都認為特斯拉是一家很有前途的人形機器人製造商。特斯拉最近推出了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在AI Day 上引入了自動駕駛技術。此外,該公司表示,其目標是在未來 5 到10年內大規模出貨數百萬台擎天柱,並使它們比汽車便宜。在這個階段,他判斷與感測器模塊以及人形運動相關的零部件製造商是最有前景的投資目的地。分析認為,現有的先進驅動系統供應鏈具有保障技術等優勢。與感測器模塊相關的公司包括美國自動駕駛公司Aptiv PLC ( APTV ) 和汽車零部件公司 Magna International ( MGA )。) 提出。
兩位分析師表示,「 ADAS中使用的主要感測器包括攝像頭、雷達、超聲波、激光雷達等四種。 」平衡仿人機器人的陀螺儀等慣性測量單元( IMU )也被選為將隨著市場發展的領域。作為相關股票的有美國國防公司雷神科技(RTX)和飛機導航系統公司霍尼韋爾國際(HON)。這是因為低端IMU主要用於車輛,但在 3D 空間中檢測運動的高端IMU正在用於航空航天領域。在國內證券行業,通脹、工資上漲、就業難持續等問題有望加速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據分析,機器人將首先應用於工廠和物流自動化系統,然後逐漸將領域擴展到人形機器人和醫療助手。
高盛表示:「類人機器人技術並不新鮮。雖然不需要簡單、重複性技能的任務已被機器人取代,但需要更複雜集成的工業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是現有技術的延伸」。
高盛認為,人形機器人可以成為智能手機、電動汽車等廣泛使用的終端設備。事實上,特斯拉最近展示了其 Optimus 人形機器人,並宣布了在未來5 到 10年內出貨數百萬台的目標。
高盛分析稱,運動部件存在切實的投資機會。這是因為供應鏈比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應用更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