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級市的發展,不僅是支撐起了省份的全面均衡,同時也是城市群後期的綜合體現。
無論是江蘇、廣東、浙江等傳統強省,還是長三角、粵港澳等城市群,均擁有了我國眾多的頂尖地級市。
一座城市的發展依靠了什麼呢?城市級別、地理區位、產業基礎、科教文衛等,都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實際上,地級市在全面性發展上,依然存在著自身的上限。
可以肯定的是,地級市的重要性將持續體現,也將在地區經濟中持續發力。
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共有333多個市級行政單位。其中,包含了293個地級市、7個地區、30個自治州以及3個盟。
根據2022年上半年度的最新GDP數據,中國地級市GDP十強榜單依次為蘇州、無錫、佛山、南通、泉州、東莞、煙台、常州、唐山、溫州。近幾年,中國頂尖地級市的排名已經慢慢趨於穩定。
上半年,蘇州的GDP總量強勢突破了萬億,被公認為我國地級市的天花板。同期,排在第二的無錫,其GDP總量還不足7000億,明顯落後於蘇州。
不過與蘇州坐穩地級市首位一樣,無錫同樣可以排在我國地級市的第二位。
佛山位居第三,東莞僅排第六。
廣東作為我國第一經濟大省,共有兩座城市入圍地級市GDP十強。其中,佛山的GDP總量已經連續多年排在了地級市第三,也是我國第三個GDP突破萬億的地級市。
從佛山市統計局獲悉,2022年上半年,佛山全市的GDP總量為5747.79億元,同比增長2.8%。其中,佛山的第二產業增加值已經突破了3000億元。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東莞除了GDP總量外,在其他不少領域都不輸於佛山。整體而言,佛山和東莞的綜合實力處於一個梯隊。
南通領先泉州,躋身我國地級市四強。
從十三五時期開始,南通的GDP總量就已經開始領先於泉州。從地理區位來看,南通地處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區域,也是上海都市圈的北大門,戰略意義相當關鍵。
從南通市統計局了解到,2022年上半年,南通全市的GDP總量為5663.6億元。同期,泉州的GDP總量為5637.87億元。
很明顯,南通與泉州之間的GDP差距極其微小,未來的競爭無疑將相當激烈。
溫州半年度的GDP總量不足4000億,拿到地級市十強的最後名額。
從省份的入圍情況來看,江蘇入圍了四個,體現了自己領先的地級市水平。而同期,浙江僅入圍了一個溫州。2022年上半年度,溫州也是中國地級市十強中唯一一個GDP總量不足4000億的。
從溫州市統計局獲悉,2022年上半年,溫州全市的GDP總量為3745.8億元,同比增長3.3%。
需要指出的是,溫州半年度的第三產業增加值高達了2102.7億元,佔到了全市經濟總量的56.13%。
另據數據顯示,上半年度,溫州全市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426.6億元,同比增長30.8%。那麼對於中國半年度地級市GDP十強榜單,大家怎麼看呢?